文章解析

zuì
péng
lái
·
·
shòu
寿
bié
zhì
yuán

朝代:宋作者:李曾伯浏览量:1
wèn
jiāng
dōng
lǎo
shí
shù
nián
lái
shuí
wéi
ān
shí
wàn
jīng
zhù
shān
hàn
tuó
bān
gāo
yǐng
jīn
míng
zhòng
dòng
jīng
lóng
pán
yǒu
rén
qiān
zǎi
yóu
hǎo
shì
yuán
róng
hán
jiù
shǒu
dào
chù
rén
chuán
zhēng
dào
gōng
bié
bàn
fēng
qiáng
zhǐ
dìng
nán
běi
zhǐ
kǒng
wéi
lín
lín
táng
xiǎo
liú
zhù
tái
piàn
rén
xīn
shòu
寿
shēn
shòu
寿
guó
tóng

译文

试问江东的父老乡亲,这十几年来,谁能像谢安那样成为安定一方的人物。万里波涛如鲸浪翻涌,他却如独柱高山般巍然屹立。他的官阶如汉代郎官的囊橐般尊贵,声望如郢匠的斧头般备受推崇。连军中的旌旗都因他的存在而焕发出喜悦的色彩。在这如虎踞龙盘般险要的地方,有他镇守于此,千年以来的安宁仿佛从未改变。幸好他是统领军队的主帅,更是抵御外敌的老将,到处都在传颂他的事迹,人人都争着说他就是那位别制垣大人。只需整备船帆,他一挥手便能平定南北战局。只担心他如甘霖般的治国才能,如今的官署玉麟堂太过狭小,终究留不住他登上更高的宰辅之位。他一片仁爱之心,既能使自身福寿绵长,更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他的德望可与箕星、翼星一同闪耀。

逐句剖析

"问江东父老":试问江东的父老乡亲,

"十数年来":这十几年来,

"谁为安石":谁能像谢安那样成为安定一方的人物。

"万里鲸波":万里波涛如鲸浪翻涌,

"一柱独山立":他却如独柱高山般巍然屹立。

"汉橐班高":他的官阶如汉代郎官的囊橐般尊贵,

"郢斤名重":声望如郢匠的斧头般备受推崇。

"喜动旌旗色":连军中的旌旗都因他的存在而焕发出喜悦的色彩。

"虎踞龙盘":在这如虎踞龙盘般险要的地方,

"有人于此":有他镇守于此,

"千载犹昔":千年以来的安宁仿佛从未改变。

"好是元戎":幸好他是统领军队的主帅,

"护寒旧手":更是抵御外敌的老将,

"到处人传":到处都在传颂他的事迹,

"争道公别":人人都争着说他就是那位别制垣大人。

"办取风樯":只需整备船帆,

"指顾定南北":他一挥手便能平定南北战局。

"只恐为霖":只担心他如甘霖般的治国才能,

"玉麟堂小":如今的官署玉麟堂太过狭小,

"留不住台席":终究留不住他登上更高的宰辅之位。

"一片仁心":他一片仁爱之心,

"寿身寿国":既能使自身福寿绵长,更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与同箕翼":他的德望可与箕星、翼星一同闪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蓬莱·寿别制垣》是南宋词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词。上阙以问答起笔,借东晋谢安典故称颂寿主功绩,用“虎踞龙盘”“万里鲸波”等意象描绘南宋军事局势,塑造力挽狂澜的武将形象。下阕以“护寒旧手”“办取风樯”等戍边典故突显卫国之志,结尾以“为霖”“玉麟堂”隐喻人才之忧,再以“仁心寿国”呼应家国同寿主旨。作品铺叙开阔,巧借历史典故与军事意象,体现南宋寿词颂祷与言志兼具的文体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祝寿词。全词将祝寿之情与家国之思交融,既表达对友人寿辰的庆贺,也彰显其“寿身寿国”的仁心与安邦定国的志向,在豪迈笔触中透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以设问起兴,将别制垣比作东晋名相谢安,暗赞其安定一方的功绩;“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用夸张手法,以“万里鲸波”喻指艰难时局,“一柱独山立”凸显其如中流砥柱般的担当。“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借“汉橐”(汉代郎官的袋子,代指官职)和“郢斤”(郢匠挥斧,喻指技艺高超)的典故,言其官阶显赫、声望卓著,“喜动旌旗色”则以旌旗焕彩的场景,侧面烘托其受拥戴的盛况。“虎踞龙盘”化用典故写地势险要,暗指其镇守之地的重要性,“有人于此,千载犹昔”强调其驻守带来的安定感,仿佛时光未改。下片“好是元戎,护寒旧手”直接点明别制垣军事统帅身份,“护寒”指抵御外敌,“旧手”见其经验丰富,“到处人传,争道公别”以百姓传颂,侧面烘托其威望。“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用“风樯”代指战船,“指顾”写其指挥从容,言其有平定南北的军事才能。“只恐为霖,玉麟堂小”以“为霖”喻其施展治国才能,“玉麟堂”指官署,谓现有职位难以容纳其才,暗含对其升迁的期许。结尾“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将其仁心与“箕翼”(星宿)并论,既祝其个人福寿,又赞其为国为民的情怀,收束全词的祝寿与赞美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曾伯《满庭芳(其二·丙午宜兴山间)》

下一篇:宋·李曾伯《宜兴山房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