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江东父老":试问江东的父老乡亲,
"十数年来":这十几年来,
"谁为安石":谁能像谢安那样成为安定一方的人物。
"万里鲸波":万里波涛如鲸浪翻涌,
"一柱独山立":他却如独柱高山般巍然屹立。
"汉橐班高":他的官阶如汉代郎官的囊橐般尊贵,
"郢斤名重":声望如郢匠的斧头般备受推崇。
"喜动旌旗色":连军中的旌旗都因他的存在而焕发出喜悦的色彩。
"虎踞龙盘":在这如虎踞龙盘般险要的地方,
"有人于此":有他镇守于此,
"千载犹昔":千年以来的安宁仿佛从未改变。
"好是元戎":幸好他是统领军队的主帅,
"护寒旧手":更是抵御外敌的老将,
"到处人传":到处都在传颂他的事迹,
"争道公别":人人都争着说他就是那位别制垣大人。
"办取风樯":只需整备船帆,
"指顾定南北":他一挥手便能平定南北战局。
"只恐为霖":只担心他如甘霖般的治国才能,
"玉麟堂小":如今的官署玉麟堂太过狭小,
"留不住台席":终究留不住他登上更高的宰辅之位。
"一片仁心":他一片仁爱之心,
"寿身寿国":既能使自身福寿绵长,更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与同箕翼":他的德望可与箕星、翼星一同闪耀。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祝寿词。全词将祝寿之情与家国之思交融,既表达对友人寿辰的庆贺,也彰显其“寿身寿国”的仁心与安邦定国的志向,在豪迈笔触中透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以设问起兴,将别制垣比作东晋名相谢安,暗赞其安定一方的功绩;“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用夸张手法,以“万里鲸波”喻指艰难时局,“一柱独山立”凸显其如中流砥柱般的担当。“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借“汉橐”(汉代郎官的袋子,代指官职)和“郢斤”(郢匠挥斧,喻指技艺高超)的典故,言其官阶显赫、声望卓著,“喜动旌旗色”则以旌旗焕彩的场景,侧面烘托其受拥戴的盛况。“虎踞龙盘”化用典故写地势险要,暗指其镇守之地的重要性,“有人于此,千载犹昔”强调其驻守带来的安定感,仿佛时光未改。下片“好是元戎,护寒旧手”直接点明别制垣军事统帅身份,“护寒”指抵御外敌,“旧手”见其经验丰富,“到处人传,争道公别”以百姓传颂,侧面烘托其威望。“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用“风樯”代指战船,“指顾”写其指挥从容,言其有平定南北的军事才能。“只恐为霖,玉麟堂小”以“为霖”喻其施展治国才能,“玉麟堂”指官署,谓现有职位难以容纳其才,暗含对其升迁的期许。结尾“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将其仁心与“箕翼”(星宿)并论,既祝其个人福寿,又赞其为国为民的情怀,收束全词的祝寿与赞美之意。
下一篇:宋·李曾伯《宜兴山房十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