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ù
zhōu
tóu
·
·
chén
jiǎ
yùn
jiàn
xíng

朝代:宋作者:李曾伯浏览量:1
guì
xiāng
shēn
chù
qīng
gài
lǐng
zhī
西
yún
nán
wài
céng
zhǐ
diǎn
shì
luán
zhuó
zān
dài
jiāng
shān
huī
yín
chī
hǎi
xiū
péng
ruò
hóng
huí
shǒu
yān
chén
gōng
jiā
shì
xiào
chī
ér
tián
yuán
guī
gēng
diào
qián
yuè
huā
shí
yín
chàng
jīng
zhōu
tóng
běi
wàng
shàn
xìng
yòu
dōng
chí
xióng
biān
shàng
kuā
qián
zhú
zhuàng
xīn
càn
chén
kuí
wèn
西
chuí
shì
gōng
jiào
zhī
qiū
chéng
mèng
jiā
què
wén
xiū
zuò
zhōng
nián
hèn
liáo
pīn
zuì
méi
biān
jiā
zhì
xìng
rén
zài

译文

桂花香气浓郁的深处,车篷斜靠山岭西。云岭之南以外,曾经指点过,那是匈奴王族之地。斟酒饮酒。置身于江山美景中,挥动银饰笔管的笔,铺陈写出华美的诗句,有湖海般豪放的气度,以柔弱之风为羞,文气如彩虹般绽放。回首往事繁忙劳累,为公家事务、自嘲像个痴儿。何不回归田园,与百姓一同耕种垂钓。月夜与花开之时。尽情吟诗题咏。惆怅于荆州的路途,一同向北眺望,有隐居逸游的兴致,却又向东奔去。在雄险的边地,夸赞前人的遗范,建立新的基业。帝王的笔墨光辉灿烂。客人询问西部边疆的事,您不要吝惜,说出来让大家知道。秋日边城的梦境,胡笳声中退去骑兵,听到鸡叫便起身舞剑。不要有中年离别的愁恨,姑且拼得一醉、醉得像泥一样。梅花边的美好意趣,超逸的意兴和林逋一样。人仿佛在苏堤之上。

逐句剖析

"桂香深处":桂花香气浓郁的深处,

# 桂香:点出时间为秋季。

"倾盖岭之西":车篷斜靠山岭西。

# 倾盖:指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或订交。

"云南外":云岭之南以外,

"曾指点":曾经指点过,

"是挛鞮":那是匈奴王族之地。

# 挛鞮:秦汉时单于姓氏。

"酌玻璃":斟酒饮酒。

# 酌玻璃:即饮酒。玻璃:指酒器。

"篸带江山里":置身于江山美景中,

# 篸:古通“簪”。

"挥银笔":挥动银饰笔管的笔,

# 银笔:笔管饰银的笔。

"摛绮句":铺陈写出华美的诗句,

# 摛绮句:铺述、抒写绮丽的文辞。摛:铺陈、书写。

"湖海气":有湖海般豪放的气度,

"羞蓬弱":以柔弱之风为羞,

"吐虹霓":文气如彩虹般绽放。

"回首烟尘碌碌":回首往事繁忙劳累,

# 烟尘碌碌:繁忙劳苦貌。

"公家事、":为公家事务、

# 公家事:即朝廷、国家的政事。

"自笑痴儿":自嘲像个痴儿。

"盍田园归去":何不回归田园,

# 田园归去:即辞官回家务农。

"耕钓侣黔黎":与百姓一同耕种垂钓。

# 黔黎:指百姓。

"月夕花时":月夜与花开之时。

"恣吟题":尽情吟诗题咏。

"怅荆州路":惆怅于荆州的路途,

"同北望":一同向北眺望,

"剡溪兴":有隐居逸游的兴致,

# 剡溪兴: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剡溪:水名。曹娥江的上游。

"又东驰":却又向东奔去。

"雄边上":在雄险的边地,

"夸前躅":夸赞前人的遗范,

# 夸前躅:夸赞前人的遗范。

"壮新基":建立新的基业。

"灿宸奎":帝王的笔墨光辉灿烂。

# 宸奎:犹御笔。帝王的文章。

"客问西陲事":客人询问西部边疆的事,

# 西陲:西面边疆。

"公莫惜":您不要吝惜,

"语教知":说出来让大家知道。

"秋城梦":秋日边城的梦境,

"笳却骑":胡笳声中退去骑兵,

# 笳却骑:一作“笳鼓骑”。

"舞闻鸡":听到鸡叫便起身舞剑。

# 舞闻鸡:指“闻鸡起舞”,为志士仁人及时发奋之典。

"休作中年离恨":不要有中年离别的愁恨,

"聊拼取、":姑且拼得一醉、

"一醉如泥":醉得像泥一样。

"梅边佳致":梅花边的美好意趣,

"逸兴与逋齐":超逸的意兴和林逋一样。

# 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

"人在苏堤":人仿佛在苏堤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六州歌头·和陈次贾韵饯其行》是南宋词人李曾伯的作品。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回忆与友人在桂香深处相逢,以及友人挥笔创作的风采,还有对公务繁忙的感慨与归隐的念想;下片写送别时的惆怅,提及友人前往边地的壮志,鼓励友人谈及西陲之事,最后以一醉消离愁,设想友人如林逋般有梅边逸兴。全词将送别之情与家国情怀交织,语言较平实,体现了南宋豪放词派后期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在南宋政治文化中心南移的背景下,李曾伯与友人陈次贾交往密切,当陈次贾出行(赴任、迁谪或归乡)时,李曾伯作此词相赠,为其饯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舞闻鸡”巧用“闻鸡起舞”的典故(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励志报国),作者借此鼓励友人要有志士及时发奋的精神,体现出励志之情。铺陈:“挥银笔,摛绮句,湖海气,羞篷弱,吐虹霓”,通过铺陈友人挥笔创作、文气豪放的情景,展现友人的才华与气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细节描写:“对青灯、搔白首”(材料提及的类似细节),通过灯下搔头的细节,凸显临别时的复杂心绪,让离别情状更具体可感。

2. 分段赏析

上片“桂香深处,倾盖岭之西”,以“桂香”点出秋季,“倾盖”写出与友人在岭西初次相逢或结交的情景。开篇营造出秋日相逢的温馨氛围,为后文回忆与送别铺垫,简洁的景物与事件描写,蕴含着对过往相处的珍视。​“云南外,曾指点,是挛鞮。酌玻璃”,写曾与友人在云南之外指点挛鞮(匈奴相关)之地,共饮美酒。提及边地与饮酒场景,既展现两人交往中的共同经历,又隐约关联边事,为下片写边地壮志埋下伏笔,情感由回忆的温馨渐入对家国的关注。​“篸带江山里,挥银笔,摛绮句,湖海气,羞篷弱,吐虹霓”,描绘友人置身江山间,挥笔写下华美诗句,气度如湖海般豪放,不屑于柔弱之风,文气如彩虹般绚烂。通过对友人创作状态的细致刻画,凸显其才华与豪放气质,字里行间满是赞赏。​“回首烟尘碌碌,公家事、自笑痴儿”,写回首过往,公务繁忙劳累,自嘲如痴儿般为公事奔波。直白道出对公务的感慨,流露出些许疲惫与无奈,让情感更显真实,也为下文归隐之念做铺垫。​“盍田园归去,耕钓侣黔黎。月夕花时。恣吟题”,提出何不回归田园,与百姓一同耕钓,在月夜花时尽情吟诗题作。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前文公务繁忙形成对比,体现出心境的转变,为送别增添了一层复杂的情感。​下片“怅荆州路,同北望,剡溪兴,又东驰”,写送别时望着荆州路,一同向北眺望,友人或许有隐居逸游的兴致,却又向东奔赴。“怅”字点出离别愁绪,“剡溪兴”与“东驰”的对比,展现友人的矛盾与无奈,让送别之情更显深沉。​“雄边上,夸前躅,壮新基。灿宸奎”,写友人前往雄边,能继承前人遗范,建立新的业绩,帝王的笔墨光辉照耀。表达对友人前往边地施展壮志的期许,体现出对边事的关注与家国情怀,情感由怅惘转为激昂。​“客问西陲事,公莫惜,语教知”,鼓励友人当有人问起西陲之事时,不必吝惜,告知详情。体现出对西陲边事的关心,也暗含对友人能在边地有所作为的信任,让词的内涵更丰富。​“秋城梦,笳却骑,舞闻鸡”,写秋日边城的梦境中,有胡笳声与骑马场景,更应有闻鸡起舞的壮志。借用“闻鸡起舞”典故,激励友人在边地奋发图强,增添了词中的励志色彩。​“休作中年离恨,聊拼取、一醉如泥”,劝友人不要因中年离别而伤感,姑且拼得一醉方休。以洒脱的话语排解离愁,看似豪放,实则深藏不舍,情感复杂而真切。​“梅边佳致,逸兴与逋齐。人在苏堤”,设想友人如林逋般在梅边有高雅意趣,逸兴飞扬,人仿佛在苏堤之上。以美好的想象收尾,既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为送别增添了一丝诗意与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曾伯《永州城南一士夫家可爱》

下一篇:宋·李曾伯《题衡山县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