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fáng
shí
yǒng

朝代:宋作者:李曾伯浏览量:1
xiāo
xiāo
fēng
lài
zhù
qīng
yín
qiū
dōng
lái
lìng
yòu
gēng
wéi
yǒu
lǎo
chán
dōu
guǎn
rèn
yán
duó
zuò
shēng

译文

萧萧的风声像风中的籁音一样,助人清雅地吟诗,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季节又更替了。只有那老禅师全然不管,任凭那屋檐下的铃铎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逐句剖析

"萧萧风籁助清吟":萧萧的风声像风中的籁音一样,助人清雅地吟诗,

"秋去冬来令又更":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季节又更替了。

"惟有老禅都不管":只有那老禅师全然不管,

"任它檐铎作何声":任凭那屋檐下的铃铎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和山房十咏(其七)》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去冬来的山房景象。前两句通过描写萧萧风声和季节更替,营造出一种略带寂寥又蕴含时光流转的氛围。后两句则聚焦于老禅师,他不为外界环境所扰,任由檐铎发声,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整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萧萧风籁助清吟,秋去冬来令又更。”描绘了山房周围的环境和季节变化。“萧萧风籁”形容风声像风中的籁音一样,给人一种清幽、寂寥的感觉。“助清吟”则表明这种风声有助于诗人进行清雅的吟诗活动,增添了一份诗意。“秋去冬来令又更”点明了时间的推移,季节的更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后两句:“惟有老禅都不管,任它檐铎作何声。”这两句描写了老禅师的态度。“惟有”强调了老禅师的独特性,他与其他人不同,不为外界的环境所干扰。“任它檐铎作何声”则进一步体现了老禅师的超脱心境,他任凭屋檐下的铃铎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都不为所动。这两句通过对老禅师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不为外物所累、超脱尘世的禅意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曾伯《己酉八桂劝驾》

下一篇:宋·李曾伯《水调歌头·暑中得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