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tíng
fāng
èr
·
·
bǐng
xīng
shān
jiān

朝代:宋作者:李曾伯浏览量:1
shān
jiē
píng
yān
héng
yuǎn
shù
xiū
méi
dàn
qíng
zhuāng
méi
jiāo
tiān
wèi
shí
fēn
shuāng
qióng
qiū
kōng
níng
zhù
shuāi
liǔ
xié
yáng
tóu
huáng
piàn
yàn
liǎng
sān
háng
píng
zhāng
fēng
jǐng
huà
zhuó​​
cháng
yáng
shān
zhōng
shì
liáo
ěr
shì
kuáng
yòng
dēng
lín
gǎn
kǎi
qīng
lián
wài
xīn
jiǔ
kān
cháng
wèi
zhě
dōng
jiā
sòng
qiān
tàn
liáng

译文

山峦连接着平坦的原野,烟雾横亘在远处的别墅上方,远山像女子淡施粉黛的眉毛,在晴日里展现着清丽的妆容。菊花与梅花交错绽放,天气还没有到浓霜密布的时候。心中涌起多少无尽的秋日思绪,我徒然地凝神伫立、望着衰败的杨柳和西下的夕阳。溪水边的小路上,一片黄色的芦苇,还有两三行野鸭和大雁。品评这景致。风景就像,一幅图画,让我在其中悠闲漫步。山里没有什么烦心事,姑且这样来放纵我的疏狂。不必登上高处抒发感慨,青帘招展处、新酿的酒值得品尝。为什么要像那样,东边邻家的宋玉,留下千古悲叹凄凉的感慨呢。

逐句剖析

"山接平芜":山峦连接着平坦的原野,

"烟横远墅":烟雾横亘在远处的别墅上方,

"修眉淡抹晴妆":远山像女子淡施粉黛的眉毛,在晴日里展现着清丽的妆容。

"菊梅交际":菊花与梅花交错绽放,

"天未十分霜":天气还没有到浓霜密布的时候。

"几许无穷秋思":心中涌起多少无尽的秋日思绪,

"空凝伫、":我徒然地凝神伫立、

"衰柳斜阳":望着衰败的杨柳和西下的夕阳。

"溪头路":溪水边的小路上,

"黄芦一片":一片黄色的芦苇,

"凫雁两三行":还有两三行野鸭和大雁。

"平章":品评这景致。

"风景似":风景就像,

"画图一幅":一幅图画,

"著我徜徉":让我在其中悠闲漫步。

"山中无事":山里没有什么烦心事,

"聊尔适吾狂":姑且这样来放纵我的疏狂。

"不用登临感慨":不必登上高处抒发感慨,

"青帘外、":青帘招展处、

"新酒堪尝":新酿的酒值得品尝。

"何为者":为什么要像那样,

"东家宋玉":东边邻家的宋玉,

"千古叹凄凉":留下千古悲叹凄凉的感慨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庭芳(其二·丙午宜兴山间)》是宋代李曾伯的词,题材为景物。词中描绘了山接平芜、烟横远墅、菊梅、衰柳斜阳、黄芦、凫雁等山间秋景,又写了自己徜徉其中、欲尝新酒的闲情,还提及宋玉叹凄凉之事。写作上运用了铺陈、借景抒情等手法,语言雅致。全词通过对山间秋景的细致刻画,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也隐约流露对往昔感慨的消解,展现了独特的秋日情怀与人生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细腻的笔触铺展山间秋景,层次分明。开篇“山接平芜,烟横远墅,修眉淡抹晴妆”三句,从远景入手勾勒开阔画面。“山接平芜”中“接”字写出山峦与平坦原野无缝相连的壮阔,展现天地的广袤无垠;“烟横远墅”以“横”字描绘烟雾在远处村落间弥漫的形态,为远景蒙上一层朦胧轻纱,增添了静谧氛围;“修眉淡抹晴妆”则用巧妙比喻,将远山比作女子淡施粉黛的眉毛,既写出山形的纤细秀美,又赋予秋景柔美的气韵,画面生动可感。紧接着“菊梅交际,天未十分霜”,以“交际”一词点出菊将谢、梅初绽的过渡时节,“未十分霜”细腻地写出秋末冬初霜气尚浅的特点,暗藏时序流转的微妙之感。“几许无穷秋思,空凝伫、衰柳斜阳”中,“衰柳”“斜阳”是典型的秋日意象,承载着淡淡的愁绪,“空凝伫”三字则精准刻画了作者停下脚步、凝神观景的状态,将观景者融入景致之中,让秋思有了寄托之处。末句“溪头路,黄芦一片,凫雁两三行”聚焦近景,“一片”黄芦展现出秋日草木的萧瑟,“两三行”凫雁则以动态打破沉寂,动静相衬,让溪头景象更显生动,暗含秋日独有的宁静与生机。下片由景入情,抒发徜徉山水的闲情与人生感悟。“平章。风景似,画图一幅,著我徜徉”直抒胸臆,“平章”二字像是作者对眼前景致的品评,随后将风景比作“画图一幅”,形象地写出景色的优美和谐,“著我徜徉”中“徜徉”一词,生动展现出作者沉醉于美景、悠然自得的状态,流露出对眼前风光的深深喜爱。“山中无事,聊尔适吾狂”承接上文,“无事”点出山中生活的清闲自在,“适吾狂”则直白表达出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得以放纵天性、舒展心境的惬意,尽显随遇而安的洒脱。“不用登临感慨,青帘外、新酒堪尝”进一步消解可能的愁绪,“不用”二字态度鲜明,以“青帘”“新酒”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意象,引出及时行乐的豁达,让闲适之情更添几分实在的滋味。结尾“何为者,东家宋玉,千古叹凄凉”以反问起笔,提及宋玉因悲秋而千古留名的凄凉,与自身当下的心境形成对比,反照出作者不被传统悲秋情绪束缚的超脱,让这份山间闲情多了一层对人生的通透感悟,情感也更显深沉厚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曾伯《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

下一篇:宋·李曾伯《醉蓬莱·寿别制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