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孤阴为有阳":不要将单一的阴或单一的阳就当作是阴阳的融合,
# 莫把孤阴为有阳:注疏本作阳里阴精质不刚。
"独修一物转羸尪":只专注于修炼某一种事物反而会让身体愈发羸弱孱瘦。
"劳形按引皆非道":那些使身体劳累的形体导引之法都不是真正的道,
"炼气餐霞总是狂":炼气服食云霞之类的做法也不过是狂妄之举。
# 炼:注疏本作服。
"毕世谩求铅汞伏":一辈子徒劳地去寻求让铅汞伏藏的方法,
"何时得见虎龙降":又何时能见到龙虎交合降服的景象。
"劝君穷取生身处":劝你努力探寻生命诞生的根源之处,
"返本还元是药王":回归本原、恢复元气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1. 分段赏析
首联“莫把孤阴为有阳,独修一物转羸尪”,诗人开篇即点明修炼之要旨,警示世人不可片面追求“孤阴”或“独阳”,否则只会使身体更加虚弱。这里,“孤阴”“独阳”象征片面的修炼方法,而“羸尪”则形象地描绘了因修炼不当而导致的身体衰弱状态。颔联“劳形按引皆非道,炼气餐霞总是狂”,诗人进一步批判了当时道教中一些偏离正道的修炼方法。他认为,单纯依靠形体锻炼或服食外物(如餐霞)的修炼方法都是偏离正道的“狂行”,无法触及修炼的本质。这里的“劳形按引”和“炼气餐霞”都是具体的修炼行为,而“非道”和“狂”则是对这些行为的否定评价。颈联“毕世谩求铅汞伏,何时得见虎龙降”,诗人借用了道教内丹修炼中的“铅汞”“虎龙”等象征,表达了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的追求。他认为,片面追求“铅汞伏”(即单一元素的压制)是无法实现真正的修炼目标的,只有等待“虎龙降”(即阴阳调和、五行顺畅)的时机,才能实现身心的和谐。尾联“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元是药王”,诗人给出了自己的修炼建议。他认为,真正的修炼应回归本源,寻找生命的根本,通过“返本还元”实现身心的和谐。这里的“生身处”指的是生命的根源,“返本还元”则是道教修炼中的核心思想,强调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上一篇:宋·张伯端《抱一》
下一篇: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