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
yùn
shí
liù
shǒu
shí

朝代:宋作者:张伯端浏览量:1
sān
dōu
sān
jīn
míng
zhě
shí
rán
dōng
sān
nán
èr
tóng
chéng
běi
西
fāng
gòng
zhī
shēng
shù
sān
jiā
xiāng
jiàn
jié
yīng
ér
yīng
ér
shì
hán
zhēn
shí
yuè
tāi
yuán
shèng

译文

“三五一”本是三个字,从古到今真正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实在稀少。东方之三与南方之二相加合成五,北方之一与西方之四相加也是五。戊己占据生数五的位置,精气神等“三家”交融,凝结成“婴儿”。“婴儿”纯粹,蕴含真气,经“十月”修炼圆满,成为踏入圣境的根基。

逐句剖析

"三五一都三个字":“三五一”本是三个字,

"古今明者实然稀":从古到今真正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实在稀少。

"东三南二同成五":东方之三与南方之二相加合成五,

"北一西方四共之":北方之一与西方之四相加也是五。

"戊己自居生数五":戊己占据生数五的位置,

# 居:注疏本作归。

"三家相见结婴儿":精气神等“三家”交融,凝结成“婴儿”。

"婴儿是一含真炁":“婴儿”纯粹,蕴含真气,

# 一:注疏本作知。

"十月胎圆入圣基":经“十月”修炼圆满,成为踏入圣境的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四)》是宋代张伯端创作的七言律诗,为其内丹思想诗作。诗中围绕内丹修炼的“三五”等数理与概念展开,以简洁语言阐述内丹修炼的关键原理,说明五行生数等理论,表述展现修炼过程。运用象征、隐喻手法,开篇点出内丹核心概念“三五一”,感慨懂其奥义者稀少;颔联​说明五行生数组合,以数理展现内丹中五行相生平衡之理;颈联​体现土的核心调和作用;“隐喻精气神凝聚,是修炼关键阶段;尾联​点明此为超凡入圣的基础,总结修炼从凝聚到成就的过程。语言凝练,体现其对内丹修炼理论的独特阐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开篇点题,抛出“三五一”这一内丹关键概念,感慨古今真正明白其中奥义的人稀少,营造出一种对深奥内丹哲理的探寻氛围,引发读者对“三五一”含义的好奇。颔联“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运用方位与数字的对应(东方对应木,数为三;南方对应火,数为二;北方对应水,数为一;西方对应金,数为四),说明五行生数的组合,东方之三与南方之二相加为五(象征土之生数),北方之一与西方之四相加也为五,以简洁数理关系,展现内丹学说中五行相生、平衡的原理,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数字组合。颈联“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戊己”对应土,在五行生数中为五,“自居”体现土在五行中的核心调和作用;“三家相见”指精气神等融合,“结婴儿”隐喻内丹修炼中精气神凝聚成纯真状态,是修炼的关键阶段,将内丹功法的进阶以形象化语言呈现。尾联“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婴儿”代表凝练后的纯真元气,“是一”强调其纯粹;“十月胎圆”以胎儿孕育成熟比喻内丹修炼大功告成,“入圣基”点明此为超凡入圣的基础,总结内丹修炼从凝聚到成就的过程,让读者对修炼成果有清晰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伯端《读雪窦禅师祖英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