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ě
dòu
chán
shī
yīng

朝代:宋作者:张伯端浏览量:1
cáo
shuǐ
fēn
qiān
pài
zhào
chéng
jīn
zhì
ài
jìn
lái
xué
zhě
qióng
yuán
wàng
zhǐ
wéi​
hǎi
xuě
dòu
lǎo
shī
zhēn
zhèn
léi
yīn
chuí
shī
wáng
xiāo
hǒu
chū
lái
bǎi
shòu
qiān
xié
jiē
kǒng
huò
shī
huò
dīng
níng
zhǐ
yǐn
rén
yán
lěi
luò
gāo
shēn
qiāo
jīn
xiǎng
qiān
zhēng
nài
rén
zhú
jìng
liú
què
jiāng
yán
xiāng
xún
míng
shù
zhēn
shí
xiàng
běn
yán
xià
gāo
yǒu
biān
fēi
fēi
kōng
fēi
èr
shí
fāng
chén
chà
lún
yuán
zhèng
dìng
céng
fēn
shě
dàn
zhū
xiàng
liú
xīn
shì
lái
zhēn
guǐ
wèi
chú
wàng
xiàng
jiāng
zhēn
duì
wàng
ruò
shēng
zhēn
huì
néng
zhī
zhēn
wàng
liǎng
fēi
fāng
zhēn
xīn
guà
ài
guà
ài
néng
zài
dùn
xiāo
qióng
jié
zuì
shī
gōng
zhèng
cóng
yǒng
shēng
hǎi
shī
jìn
ér
yán
chàng
liú
zài
shì
jiān
wéi
bǎng
yàng
zuó
xiāo
bèi
huàn
jiāng
lái
kǒng
chuān
穿
fàng
zhàng
shàng
wèn
què
dào
yǒu
yán
jiē
shì
bàng

译文

曹溪的这一脉水流分化出众多的流派,它映照古今,没有阻碍。近来求学的人不去探究根源,虚妄地指着蹄印中的浅洼称作大海。雪窦禅师通达真意妙趣,如雷霆震响般擂动佛法的大鼓。狮王怒吼着从洞窟中出来,百兽与万千邪祟皆心生恐惧。有时是诗歌,有时是语句,恳切地指引迷途之人的道路。言辞光明磊落,义理高深,如同击打玉石和黄金,声音响彻千古。怎奈迷途之人追逐境界而停留,执着于语言表象而寻求名相分别。真如实相本非言语能表,没有高低上下,也没有边际。它不是色也不是空,不是两个对立之体,十方的微尘世界如一轮圆满。真正的禅定哪里会区分言语和沉默,既无法执取也无法舍弃。只要对一切外相不生执着,便是如来的真正法则。为了去除虚妄的现象而用真实去对抗,如果虚妄不产生,真实也会变得暗淡。能够知道真实和虚妄两者都不是,才能得到没有挂碍的真心。没有挂碍就能自在,一旦领悟就能立刻消除无穷的罪孽。无需刻意修持便能证得菩提,从此永远脱离生死的苦海。我的老师道业高深、言语畅达,留此世间作为众生榜样。昨天晚上我把他叫来,用禅杖穿过他的鼻孔问他第一义谛是什么,他却说道有言语都是诽谤。

逐句剖析

"曹溪一水分千派":曹溪的这一脉水流分化出众多的流派,

# 水:拾遗作滴。

"照古澄今无滞碍":它映照古今,没有阻碍。

"近来学者不穷源":近来求学的人不去探究根源,

"妄指蹄洼为大海":虚妄地指着蹄印中的浅洼称作大海。

# 洼:拾遗作涔。

"雪窦老师达真趣":雪窦禅师通达真意妙趣,

"大震雷音椎法鼓":如雷霆震响般擂动佛法的大鼓。

"狮王哮吼出窟来":狮王怒吼着从洞窟中出来,

"百兽千邪皆恐惧":百兽与万千邪祟皆心生恐惧。

"或歌诗":有时是诗歌,

"或语句":有时是语句,

"丁宁指引迷人路":恳切地指引迷途之人的道路。

"言辞磊落义高深":言辞光明磊落,义理高深,

"击玉敲金响千古":如同击打玉石和黄金,声音响彻千古。

"争奈迷人逐境留":怎奈迷途之人追逐境界而停留,

"却将言相寻名数":执着于语言表象而寻求名相分别。

"真如实相本无言":真如实相本非言语能表,

"无下无高无有边":没有高低上下,也没有边际。

"非色非空非二体":它不是色也不是空,不是两个对立之体,

"十方尘刹一轮圆":十方的微尘世界如一轮圆满。

"正定何曾分语默":真正的禅定哪里会区分言语和沉默,

"取不得兮舍不得":既无法执取也无法舍弃。

"但于诸相不留心":只要对一切外相不生执着,

"即是如来真轨则":便是如来的真正法则。

"为除妄相将真对":为了去除虚妄的现象而用真实去对抗,

"妄若不生真亦晦":如果虚妄不产生,真实也会变得暗淡。

"能知真妄两俱非":能够知道真实和虚妄两者都不是,

"方得真心无罣碍":才能得到没有挂碍的真心。

"无罣碍兮能自在":没有挂碍就能自在,

"一悟顿消穷劫罪":一旦领悟就能立刻消除无穷的罪孽。

"不施功力证菩提":无需刻意修持便能证得菩提,

"从此永离生死海":从此永远脱离生死的苦海。

"吾师近而言语畅":我的老师道业高深、言语畅达,

# 近而:拾遗作道高。

"留在世间为榜样":留此世间作为众生榜样。

"昨宵被我唤将来":昨天晚上我把他叫来,

"把鼻孔穿放杖上":用禅杖穿过他的鼻孔

"问他第一义如何":问他第一义谛是什么,

"却道有言皆是谤":他却说道有言语都是诽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雪窦禅师祖英集》是宋代张伯端创作的一首禅诗。此诗是张伯端阅读雪窦禅师的诗集后有感而发,通过对雪窦禅师的赞誉,阐述了佛教禅理的核心观点,强调了真如实相的无言本质以及去除妄相、领悟真心的修行方法,同时也表达了对雪窦禅师的敬重和对其禅法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无滞碍。近来学者不穷源,妄指蹄洼为大海。”:开篇以曹溪之水为喻,说明雪窦禅师的禅法如同曹溪之水分化出众多流派,映照古今且无阻碍。然而,近来学者不探究根源,错误地把小水坑当作大海,讽刺了那些不深入理解禅理,只停留在表面的人。“雪窦老师达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狮王哮吼出窟来,百兽千邪皆恐惧。”:描绘雪窦禅师通达真正的意趣,大力弘扬禅法,如同狮王咆哮般具有震撼力,让邪恶和迷惑之人感到恐惧,突出了雪窦禅师的威严和禅法的力量。“或歌诗,或语句,丁宁指引迷人路。言辞磊落义高深,击玉敲金响千古。”:具体描述雪窦禅师通过歌诗、语句等方式,恳切地指引迷途之人的道路,其言辞光明磊落,义理高深,如同击打玉石和黄金,声音响彻千古,体现了雪窦禅师的教诲之恩和禅理的高深。“争奈迷人逐境留,却将言相寻名数。真如实相本无言,无下无高无有边。”:无奈的是迷途之人追逐境界而停留,却用言语去探寻名相。而真如实相本来就没有言语,没有上下之分,也没有边际,强调了禅理的无言本质,批评了那些执着于言语探寻禅理的人。“非色非空非二体,十方尘刹一轮圆。正定何曾分语默,取不得兮舍不得。”:进一步阐述禅理,指出它不是色也不是空,不是两个对立的实体,十方的微尘世界都如同一个圆满的圆轮。真正的禅定不会区分言语和沉默,得到又得不到,舍弃又舍弃不了,体现了禅理的中道和超越性。“但于诸相不留心,即是如来真轨则。为除妄相将真对,妄若不生真亦晦。”:强调只要对各种现象不留心,就是如来的真正法则。为了去除虚妄的现象而用真实去对抗,但如果虚妄不产生,真实也会变得暗淡,说明了修行中去除妄相的重要性以及真实与虚妄的关系。“能知真妄两俱非,方得真心无罣碍。无罣碍兮能自在,一悟顿消穷劫罪。”:指出能够知道真实和虚妄两者都不是,才能得到没有挂碍的真心,没有挂碍就能自在,一旦领悟就能立刻消除无穷的罪孽,阐述了修行者应达到的境界和领悟禅理的好处。“不施功力证菩提,从此永离生死海。吾师近而言语畅,留在世间为榜样。”:说明不需要施加功力就能证得菩提,从此永远脱离生死的苦海,同时赞扬雪窦禅师近来言语流畅,在世间留下榜样,表达了对雪窦禅师的敬重。“昨宵被我唤将来,把鼻孔穿放杖上。问他第一义如何,却道有言皆是谤。”: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插曲,进一步强调了禅理中“有言皆是谤”的观点,即真正的禅理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禅理的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其十四)》

下一篇: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