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g
sòng

朝代:宋作者:张伯端浏览量:1
dào
西
tiān
duān
zuò
zhū
fāng
zài
qián
xiàng
hòu
yǒu
guāng
yóu
shì
huàn
yún
shēng
xià
wèi
wéi
xiān

译文

无需移动一步就能到达西方极乐之境,端坐不动时,十方世界都清晰呈现在眼前。即便项后浮现光芒,也仍是虚妄的幻象,哪怕足下生云升腾,也不算真正的仙人。

逐句剖析

"不移一步到西天":无需移动一步就能到达西方极乐之境,

"端坐诸方在目前":端坐不动时,十方世界都清晰呈现在眼前。

"项后有光犹是幻":即便项后浮现光芒,也仍是虚妄的幻象,

"云生足下未为仙":哪怕足下生云升腾,也不算真正的仙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性地颂(其五)》是宋代道士张伯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诸方在目前”,以禅宗式的机锋指出觉悟无需外求,本心即具圆满境界,强调心性本源的直接呈现;后两句“项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则以否定性表述破除对神通异象的执着,揭示外在灵验并非修行正果,真正的超越在于心性的彻底解脱。全诗以简白凝练的语言,融合道教内丹“修性”理论与禅宗“直指本心”思想,通过具象化的隐喻与思辨性的破执,展现了宋代三教合流背景下“以心为宗”的修行理念,既具宗教实践的指导性,又蕴含深刻的哲学思辨,在内丹文学中独树一帜,对后世修心悟道思想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诸方在目前。”以“西天”象征觉悟之境,用“不移一步”“端坐”等静态意象成为以诗喻道、破相显真,暗合禅宗“即心即佛”的顿悟思想,强调心性本源的圆满自足无需外求,与《六祖坛经》中“不离世间觉”的理念相通;“项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则以“项后有光”“云生足下”等宗教灵异现象为喻,用“犹是幻”“未为仙”的双重否定破除对神通异象的执着,呼应《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破执思想,揭示真正的修行超越在于心性的彻底解脱而非外在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 其十》

下一篇:宋·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