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太室峰":我一路行走登上太室峰,
# 太室峰:嵩山有东西两峰,东日太室,西日少室。“太”原作“大”,今从鲍本。
"秋声若鸣镝":秋天的声音如同射箭时的鸣镝声。
# 鸣镝:响箭。镝,箭。
"流目瞩崎岖":放眼望去,看到山路崎岖不平,
# 崎岖:道路险阻不平。,流目:放眼随意观看。
"蓬莱应咫尺":感觉蓬莱仙境仿佛近在咫尺。
# 蓬莱:旧称海上三神山之一。这里泛指神仙居处。
"上有神仙区":山上有神仙居住的地方,
"下有穆王宅":山下有周穆王的宅第。
# 穆王宅:相传周穆王所住的地方。
"徘徊复徘徊":我来回徘徊,
"泫然感畴昔":不禁伤感起过去的时光。
# 泫然:流泪貌。
"八骏不重来":周穆王的八骏马不再回来,
# 八骏:周穆王的八匹良马。
"秋山空月白":秋天的山中只有空荡荡的明月。
"安得会璆韶":怎么才能见到演奏璆韶的仙人,
# 璆韶:美好的乐曲,传说为舜所作。璆,美玉。
"共作瑶池客":一起成为瑶池的宾客呢。
# 瑶池:神仙所居。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1. 分段赏析
“行行太室峰,秋声若鸣镝”,这两句诗中“行行”体现出诗人登山的动态过程,“秋声若鸣镝”运用比喻,将秋声比作射箭的鸣镝声,生动地描绘出秋声的尖锐和萧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凄凉的基调。“流目瞩崎岖,蓬莱应咫尺”,这两句诗中“流目瞩”描绘出诗人放眼望去的动作,“蓬莱应咫尺”则通过心理感受,将眼前的山路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联系起来,增添了神秘和向往的色彩。“上有神仙区,下有穆王宅”,直接点明山上的神仙区和山下的穆王宅,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徘徊复徘徊,泫然感畴昔”,这两句诗中“徘徊复徘徊”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的犹豫和沉思,“泫然感畴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伤感之情。“八骏不重来,秋山空月白”,这两句诗中“八骏不重来”借周穆王八骏马的典故,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秋山空月白”描绘出秋夜山中空荡、明月高悬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寂寥的氛围。“安得会璆韶,共作瑶池客”,这两句诗中“安得”表达诗人的渴望,“会璆韶”指见到演奏美妙音乐的仙人,“共作瑶池客”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仙人同游瑶池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上一篇:宋·汪元量《扬州》
下一篇:宋·汪元量《六州歌头·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