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飘飘出烟雾":麻姑轻盈地从烟雾中飘出,
"红尾凤飞骑不住":骑着红尾凤凰却驾驭不住。
"青城山高风露寒":青城山高耸,风露寒冷,
"佩环挂著山花树":佩环挂在山花树上。
# 著:一作着。
"花雾蒙蒙香湿衣":花雾迷蒙,香气沾湿衣服,
"一点柔红泻香露":一滴柔红的花露垂落,仿佛倾泻出浓郁的芳香。
"群仙行酒擘麒麟":众仙饮酒,用手擘开麒麟状的糕点,
"玉碗金盘间犀箸":玉碗金盘间摆放着犀牛角筷子。
"琼璈铁笛含氤氲":琼璈和铁笛声蕴含着氤氲之气,
"二十三弦语幽素":二十三弦弹奏出幽静素雅的曲调。
"琼台宴罢醉不归":琼台宴席结束后醉得不愿回去,
# 宴:一作醼。
"月出昆仑天未曙":月亮从昆仑山升起,天还没亮。
"青衣结束金丝蕊":侍女整理好装饰,
"鹤扇双行引归路":鹤扇成双引导归途。
"白云叠叠水潺潺":白云层层叠叠,溪水潺潺流淌,
"神仙窟宅知何处":不知神仙的居所在哪里。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这首诗描绘麻姑与群仙在青城山的奇幻活动,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对比:“红尾凤飞骑不住”与“佩环挂著山花树”,诗句中“红尾凤飞”对“佩环挂著”,“骑不住”对“山花树”,巧妙地形成了动静对比。“红尾凤飞”描绘出麻姑骑着凤凰飞来的动态画面,充满了速度感和灵动性;而“佩环挂著山花树”则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感,佩环静止地挂在山花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夸张:“群仙行酒擘麒麟”运用夸张手法。擘麒麟展现了仙人们在宴会上的豪迈与不拘小格。通感:“琼璈铁笛含氤氲”运用通感修辞,将视觉“氤氲”与听觉“琼璈铁笛”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音乐的美妙与朦胧,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飘渺而神秘的仙乐。
3. 分段赏析
“麻姑飘飘出烟雾,红尾凤飞骑不住”,描绘了麻姑从烟雾中轻盈飘出的形象,骑着红尾凤凰却驾驭不住,生动地展现了麻姑的飘逸和灵动,营造出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青城山高风露寒,佩环挂著山花树”,诗人将场景切换到青城山,描绘了山高风露寒冷的环境,“佩环挂著山花树”则增添了一份清幽和神秘,进一步渲染了神仙世界的氛围。“花雾蒙蒙香湿衣,一点柔红泻香露”,描写了花雾迷蒙、香气沾湿衣服的景象,“一点柔红泻香露”则细腻地描绘了香露飘洒的情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体现了神仙世界的美好和神秘。“群仙行酒擘麒麟,玉碗金盘间犀箸”,诗人描绘了群仙宴饮的热闹场景,“擘麒麟”“玉碗金盘间犀箸”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仙界宴饮的奢华和独特,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神仙生活的想象。“琼璈铁笛含氤氲,二十三弦语幽素”,描写了仙乐的美妙,“琼璈铁笛含氤氲”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二十三弦语幽素”则表现出音乐的幽静素雅,进一步增添了神仙世界的奇幻色彩。“琼台宴罢醉不归,月出昆仑天未曙”,诗人描绘了宴席结束后诗人醉得不愿回去,月亮从昆仑山升起,天还没亮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神仙世界的沉醉和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之情。“青衣结束金丝蕊,鹤扇双行引归路”,描写了侍女整理装饰,鹤扇引导归途的情景,给人一种优雅、神秘的感觉,进一步渲染了神仙世界的氛围。“白云叠叠水潺潺,神仙窟宅知何处”,诗人以白云、溪水为背景,发出“神仙窟宅知何处”的感慨,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上一篇:宋·汪元量《蜀相庙》
下一篇:宋·汪元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