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
tán

朝代:宋作者:汪元量浏览量:1
piāo
piāo
chū
yān
hóng
wěi
fèng
fēi
zhù
qīng
chéng
shān
gāo
fēng
hán
pèi
huán
guà
zhuó
shān
huā
shù
huā
méng
méng
xiāng
shī
湿
diǎn
róu
hóng
xiè
xiāng
qún
xiān
xíng
jiǔ
lín
wǎn
jīn
pán
​​jiān
zhù
qióng
áo
tiě
hán
yīn
yūn
èr
shí
sān
xián
yōu
qióng
tái
yàn
zuì
guī
yuè
chū
kūn
lún
tiān
wèi
shǔ
qīng
jié
shù
jīn
ruǐ
shàn
shuāng
xíng
yǐn
guī
bái
yún
dié
dié
shuǐ
chán
chán
shén
xiān
zhái
zhī
chù

译文

麻姑轻盈地从烟雾中飘出,骑着红尾凤凰却驾驭不住。青城山高耸,风露寒冷,佩环挂在山花树上。花雾迷蒙,香气沾湿衣服,一滴柔红的花露垂落,仿佛倾泻出浓郁的芳香。众仙饮酒,用手擘开麒麟状的糕点,玉碗金盘间摆放着犀牛角筷子。琼璈和铁笛声蕴含着氤氲之气,二十三弦弹奏出幽静素雅的曲调。琼台宴席结束后醉得不愿回去,月亮从昆仑山升起,天还没亮。侍女整理好装饰,鹤扇成双引导归途。白云层层叠叠,溪水潺潺流淌,不知神仙的居所在哪里。

逐句剖析

"麻姑飘飘出烟雾":麻姑轻盈地从烟雾中飘出,

"红尾凤飞骑不住":骑着红尾凤凰却驾驭不住。

"青城山高风露寒":青城山高耸,风露寒冷,

"佩环挂著山花树":佩环挂在山花树上。

# 著:一作着。

"花雾蒙蒙香湿衣":花雾迷蒙,香气沾湿衣服,

"一点柔红泻香露":一滴柔红的花露垂落,仿佛倾泻出浓郁的芳香。

"群仙行酒擘麒麟":众仙饮酒,用手擘开麒麟状的糕点,

"玉碗金盘间犀箸":玉碗金盘间摆放着犀牛角筷子。

"琼璈铁笛含氤氲":琼璈和铁笛声蕴含着氤氲之气,

"二十三弦语幽素":二十三弦弹奏出幽静素雅的曲调。

"琼台宴罢醉不归":琼台宴席结束后醉得不愿回去,

# 宴:一作醼。

"月出昆仑天未曙":月亮从昆仑山升起,天还没亮。

"青衣结束金丝蕊":侍女整理好装饰,

"鹤扇双行引归路":鹤扇成双引导归途。

"白云叠叠水潺潺":白云层层叠叠,溪水潺潺流淌,

"神仙窟宅知何处":不知神仙的居所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麻姑仙坛歌》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通过“麻姑飘飘出烟雾”“青城山高风露寒”等意象,营造出如梦似幻的仙境氛围,生动描绘出群仙宴饮、铁笛奏鸣的奇幻画面。诗中巧妙融入青城山、昆仑山等地理元素,以及琼璈、犀箸等器物细节,充分展现了宋代仙道诗的浪漫主义风格。同时,“青衣结束金丝蕊”“鹤扇双行引归路”等句,通过对服饰和仪仗的细腻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神话人物的形象。诗的结尾以“神仙窟宅知何处”,引人遐想,使全篇意境更加悠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汪元量是南宋宫廷琴师,宋亡后,他创作了多首寄托故国之思的诗作。约1286年,汪元量游历青城山期间创作了《麻姑仙坛歌》。诗中对“青城山高”的实地描写与道教圣地的文化底蕴相互呼应。《麻姑仙坛歌》与汪元量的《神女祠》《蚕丛祠》等作品同属宗教题材系列,体现了宋末文人借助仙道意象逃避现实苦难的创作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这首诗描绘麻姑与群仙在青城山的奇幻活动,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对比:“红尾凤飞骑不住”与“佩环挂著山花树”,诗句中“红尾凤飞”对“佩环挂著”,“骑不住”对“山花树”,巧妙地形成了动静对比。“红尾凤飞”描绘出麻姑骑着凤凰飞来的动态画面,充满了速度感和灵动性;而“佩环挂著山花树”则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感,佩环静止地挂在山花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夸张:“群仙行酒擘麒麟”运用夸张手法。擘麒麟展现了仙人们在宴会上的豪迈与不拘小格。通感:“琼璈铁笛含氤氲”运用通感修辞,将视觉“氤氲”与听觉“琼璈铁笛”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音乐的美妙与朦胧,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飘渺而神秘的仙乐。

3. 分段赏析

“麻姑飘飘出烟雾,红尾凤飞骑不住”,描绘了麻姑从烟雾中轻盈飘出的形象,骑着红尾凤凰却驾驭不住,生动地展现了麻姑的飘逸和灵动,营造出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青城山高风露寒,佩环挂著山花树”,诗人将场景切换到青城山,描绘了山高风露寒冷的环境,“佩环挂著山花树”则增添了一份清幽和神秘,进一步渲染了神仙世界的氛围。“花雾蒙蒙香湿衣,一点柔红泻香露”,描写了花雾迷蒙、香气沾湿衣服的景象,“一点柔红泻香露”则细腻地描绘了香露飘洒的情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体现了神仙世界的美好和神秘。“群仙行酒擘麒麟,玉碗金盘间犀箸”,诗人描绘了群仙宴饮的热闹场景,“擘麒麟”“玉碗金盘间犀箸”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仙界宴饮的奢华和独特,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神仙生活的想象。“琼璈铁笛含氤氲,二十三弦语幽素”,描写了仙乐的美妙,“琼璈铁笛含氤氲”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二十三弦语幽素”则表现出音乐的幽静素雅,进一步增添了神仙世界的奇幻色彩。“琼台宴罢醉不归,月出昆仑天未曙”,诗人描绘了宴席结束后诗人醉得不愿回去,月亮从昆仑山升起,天还没亮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神仙世界的沉醉和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之情。“青衣结束金丝蕊,鹤扇双行引归路”,描写了侍女整理装饰,鹤扇引导归途的情景,给人一种优雅、神秘的感觉,进一步渲染了神仙世界的氛围。“白云叠叠水潺潺,神仙窟宅知何处”,诗人以白云、溪水为背景,发出“神仙窟宅知何处”的感慨,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元量《蜀相庙》

下一篇:宋·汪元量《徐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