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ōu
zhōu
chéng
nán
jiāng
xiāng
yuán

朝代:宋作者:汪元量浏览量:1
yōu
zhōu
chéng
nán
huā
mǎn
qiū
qiān
yáo
yáng
gāo
chuī
shēng
yuán
zhī
西
jīn
ān
fāng
cǎo
huā
niáng
mǎn
yǎn
shēng
jīn
làn
zuì
guī

译文

幽州城的南边,溪水边开满了花,秋千在空中飘荡,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在园子的西边,有人吹着笙、敲着鼓,骑着配有金鞍的马,踩在长满青草的堤岸上。歌女们眼中满是光彩,歌声整齐响亮,今天喝得大醉,回去了啊。

逐句剖析

"幽州城南花满溪":幽州城的南边,溪水边开满了花,

"秋千摇飏高复低":秋千在空中飘荡,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吹笙击鼓园之西":在园子的西边,有人吹着笙、敲着鼓,

"金鞍马踏芳草堤":骑着配有金鞍的马,踩在长满青草的堤岸上。

"花娘满眼歌声齐":歌女们眼中满是光彩,歌声整齐响亮,

"今日烂醉归去兮":今天喝得大醉,回去了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幽州城南江乡园》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一首七言古体诗,题材为景物与游乐场景。诗中描绘了幽州城南江乡园的春日美景:溪边繁花盛开,秋千上下摇曳,西边有人吹笙击鼓,金鞍宝马踏过芳草堤岸,歌女们歌声齐唱,最后诗人沉醉其中,尽兴而归。写作上运用白描手法,选取“花满溪”“芳草堤”等意象,结合“吹笙击鼓”“歌声齐”等场景,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氛围。全诗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游乐场景,风格洒脱,让读者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游玩的畅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句“幽州城南花满溪”,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溪边繁花盛开的春日美景,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岸边的桃花、杏花、梨花等各色花朵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一眼望去满是绚烂色彩,清晰点出了地点和景物特点。“秋千摇飏高复低”通过动态描写,展现出园里游玩的生动场景,那秋千在和煦的春风中来回摆动,时而升高几乎要触碰到天上的流云,时而降低贴近青青的草地,仿佛能看到游玩者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他们银铃般的欢声笑语,让画面有了十足的动感。“吹笙击鼓园之西”“金鞍马踏芳草堤”这两句,从声音和动作两个角度,描写了园西的笙声悠扬婉转,鼓声铿锵有力,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格外动听,还有那骑着装饰华丽的金鞍宝马的游人,在长满青翠青草的堤岸上悠然前行,马蹄踏在草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共同营造出热闹的氛围。“花娘满眼歌声齐”则刻画了歌女们身着艳丽服饰,眼中满是笑意,齐声歌唱的场面,她们的歌声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出谷,在园中久久回荡,进一步烘托出欢乐的气氛。最后一句“今日烂醉归去兮”,直白地表达了诗人沉醉在眼前这如画美景与欢乐场景中,全然忘却了生活中的其他烦忧,只想尽情享受这份惬意的愉悦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一》

下一篇:宋·汪元量《答徐雪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