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满目是烟花":锦官城中满眼皆是繁花似锦,
"处处红楼卖酒家":热闹非凡,处处都有装饰华丽的酒楼。
"坐看浮云横玉垒":我静坐时,能看到玉垒山上浮云缭绕,
"行观流水荡金沙":行走时,可见金沙江水奔腾汹涌。
# 金沙:古代江中有沙金。
"巴童栈道骑高马":巴地的孩童在栈道上骑着高头大马,
"蜀卒城门射老鸦":蜀地的士兵在城门处射猎老鸦。
"见说近来多盗蹠":听说近来盗贼如跖般横行,
# 盗蹠:春秋末期侠盗,名跖,柳下屯(今山东西部)人。此处指反元义士。
"夜深战鼓不停挝":深夜里战鼓也不停地敲响。
# 挝:敲打。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锦城满目是烟花,处处红楼卖酒家”,开篇描绘出成都城内繁花似锦、酒楼林立的繁华热闹景象。“满目”“处处”这些词语,突出了繁华的程度,语言简洁直白,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都市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热闹的成都街头。颔联“坐看浮云横玉垒,行观流水盪金沙”,这两句对仗工整,诗人变换视角,“坐看”“行观”写出了自己在不同状态下的所见。远处玉垒山上浮云缭绕,近处金沙江水潺潺流动,一静一动,描绘出成都周边山水的优美景色,给人以闲适之感,也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颈联“巴童栈道骑高马,蜀卒城门射老鸦”,前一句描绘了巴地孩童在栈道上骑着高马的场景,展现出蜀地独特的生活风貌和地势特点;后一句写蜀地士兵在城门处射老鸦,刻画了士兵们的日常情景,富有生活情趣,也进一步展现出成都的风土人情,语言质朴生动。尾联“见说近来多咨跖,夜深战鼓不停挝”,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听闻的消息,说近来有很多像盗跖一样的人,深夜里战鼓还不停地敲响。这里运用典故,将现实中的不安定因素与传说中的大盗联系起来,“夜深战鼓”营造出紧张不安的氛围,点明了表面繁华之下隐藏的战乱危机,表达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百姓命运的关切之情。
下一篇:宋·汪元量《七月初七夜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