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烟草":西池边烟草繁茂,
"恨不寻芳早":遗憾没有早点来寻觅芳菲春光。
"满路落花红不扫":满路的落花红色花瓣没有人清扫,
"春色渐随人老":春天的景色渐渐随着人的年华一起老去。
"远山眉黛娇长":远山如黛,似女子修长的眉峰,
"清歌细逐霞觞":清婉的歌声伴着缓缓举起的酒杯。
"正在十洲残梦":此时正沉浸在如十洲般美好的残梦之中,
"水心宫殿斜阳":唯见水中央的宫殿,斜阳余晖洒落。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上阕:“西池烟草,恨不寻芳早。”开篇点明地点为西池,描绘池边烟草繁茂的景象,词人因没能早点来欣赏春光而心生遗憾,为全词奠定了惋惜、惆怅的基调。“满路落花红不扫,春色渐随人老。”进一步描绘暮春景色,满路的落花无人清扫,暗示着春色正在消逝,而词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年华也如这春色一般逐渐老去,借景抒情,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下阕:“远山眉黛娇长,清歌细逐霞觞。”词人的思绪从眼前的暮春之景转向想象中的美好场景,描绘出美人有着娇长的眉黛,一边清歌一边慢慢地向客人劝酒。这两句通过对美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氛围,与上阕的暮春衰败之景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在十洲残梦,水心宫殿斜阳。”最后两句又回到现实之景,描绘出自己仿佛还沉浸在如十洲般美好的残梦之中,而此时水心宫殿正笼罩在斜阳之下。以景结情,斜阳的余晖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凄凉之感,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面对时光变迁的无奈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