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阴庭院杏梢墙":庭院柳荫低垂,杏花探出墙头。
"依旧巫阳":巫山云雨旧梦,依然萦绕心头。
"凤箫已远青楼在":凤箫声远青楼依旧,
"水沈难、复暖前香":沉香难再续往日温柔。
"临镜舞鸾离照":对镜起舞的鸾鸟远离了镜中光影,
"倚筝飞雁辞行":倚着筝弦的飞雁也告别远行。
"坠鞭人意自凄凉":垂鞭之人神情萧索,心生悲凉。
"泪眼回肠":泪眼朦胧,愁肠百结。
"断云残雨当年事":往昔如断云残雨般零星的往事,
"到如今、几处难忘":如今想来,仍有几处难以忘怀。
"两袖晓风花陌":晨风中衣袖轻扬,踏过落花小径,
"一帘夜月兰堂":静坐兰香满溢的厅堂。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柳阴庭院杏梢墙”:开篇以庭院柳荫与墙头杏花勾勒出春末夏初的景致。柳枝低垂的阴翳与杏梢探墙的明媚形成明暗对比,既点明时节,又暗含内外空间的阻隔感,为下文闺怨情绪埋下伏笔。“依旧巫阳”:用楚襄王梦会巫山神女典故,以“依旧”二字强调往昔情事如旧梦萦绕。四字短句戛然而止,既保留典故的绮丽色彩,又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怅惘,语言凝练而余味悠长。“凤箫已远青楼在,水沈难、复暖前香”:通过“凤箫远”与“青楼在”的对比,凸显音乐消逝而场所犹存的孤寂感。后句以沉香难续喻旧情不可追复,“难”字顿挫与“复暖”的希冀形成矛盾张力,细腻呈现对温存记忆的徒劳挽留。“临镜舞鸾离照,倚筝飞雁辞行”:对仗工稳处见匠心。“舞鸾离照”化用孤鸾对镜典故,暗喻独处女子的顾影自怜;“飞雁辞行”则借古筝雁柱之形,赋予乐器以离别意象。双重视觉与听觉意象叠加,将孤独感具象化。“坠鞭人意自凄凉”:用“坠鞭”典故暗指当年情郎驻马留情,而今只余“自凄凉”的孤寂。七字中浓缩情节转折,以具体动作(坠鞭)代指整体情事,体现小晏词擅用细节传情的特色。“泪眼回肠”:四字双声叠韵,通过“泪眼”的外显与“回肠”的内敛,构成情感表达的立体层次。短促音节如哽咽之声,强化了愁绪的往复缠绵。“断云残雨当年事,到如今、几处难忘”:以“断云残雨”喻零落情事,既保留典故的艳情色彩,又赋予破碎感。后句“几处难忘”以模糊量词作结,暗示记忆的片段性,比直陈“难忘”更显情思缱绻。“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月兰堂”:结句以晨昏对仗收束全篇。“晓风花陌”写孤身徘徊之景,衣袖盈风见形单影只;“夜月兰堂”状空闺独守之态,帘幕垂月显冷清寂寥。昼夜交替的时空架构中,离愁被赋予绵延不绝的质感。
下一篇:宋·晏几道《清平乐·心期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