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mén
·
·
shēng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1
shēng
shù
luò
huā
piāo
chū
yàn
fēn
fēng
niàng
chí
chí
yàn
fēng
xìn
fāng
fēi
suí
shī
kuàng
jiā
nán
qíng
shū
wàn
chóu
duō
fān

译文

溪水流淌的声音很急促,无数的落花在水上漂流而出。燕子分开泥土衔泥筑巢,蜜蜂忙着酿造蜂蜜,风和日丽,春日迟迟。应当相信美好的花草会随之消逝,况且美好的约会很难确定。想要把这份情感书写出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但愁绪太多反而搁笔不写了。

逐句剖析

"溪声急":溪水流淌的声音很急促,

"无数落花漂出":无数的落花在水上漂流而出。

"燕子分泥蜂酿蜜":燕子分开泥土衔泥筑巢,蜜蜂忙着酿造蜂蜜,

"迟迟艳风日":风和日丽,春日迟迟。

"须信芳菲随失":应当相信美好的花草会随之消逝,

"况复佳期难必":况且美好的约会很难确定。

"拟把此情书万一":想要把这份情感书写出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

"愁多翻阁笔":但愁绪太多反而搁笔不写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谒金门·溪声急》是北宋诗人晏几道写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阕通过“溪声急”和“落花漂出”营造出暮春的伤感情绪,燕子筑巢、蜜蜂酿蜜的生机与落花飘零形成对比,增添惆怅。下阕由景入情,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对佳期难定的失落,词人因愁绪过多而搁笔,展现了对美好消逝的无奈和人生失落的感慨。整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美好难再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愁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开篇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暮春之景。“溪声急”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的氛围,仿佛在催促着什么。“无数落花漂出”则直观地展现出暮春落花随流水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奠定了全词伤春的基调。“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继续描绘暮春景色。“燕子分泥蜂酿蜜”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这种生机与落花的飘零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暮春的惆怅。“迟迟艳风日”描绘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象,“迟迟”不仅写出了春日的漫长,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如这漫长的春日般悠长,进一步烘托出伤春的氛围。下片:“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由景入情,过渡自然。“须信芳菲随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惋惜,“况复佳期难必”则在伤春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发了对美好约会难以确定的失落与惆怅,使情感更加深沉。“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直抒胸臆,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拟把此情书万一”表明词人想要倾诉内心的情感,“愁多翻阁笔”则因为愁绪太多而不知从何写起,只好搁笔,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化了全词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采桑子·征人去日殷勤嘱》

下一篇:宋·晏几道《生查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