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àng
táo
shā
·
·
gāo
duì
héng
táng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1
gāo
duì
héng
táng
xīn
yàn
nián
guāng
liǔ
huā
cán
mèng
xiāo
xiāng
绿
guī
fān
kàn
jiàn
hái
shì
xié
yáng
xiào
jiě
chóu
cháng
rén
huì
é
zhuāng
ǒu
shān
xiù
jīn
xiāng
xuě
qiān
yún
liú
zuì
qiě
bàn
chūn
kuáng

译文

高阁遥对着横塘水色,新春的燕子带来时光的讯息。纷飞的柳花如残梦般缥缈,隔断了通往潇湘的去路。绿波荡漾的水滨,望不见归帆的踪影,只剩一抹斜阳余晖。她嫣然一笑,便化解了我心中的愁肠,眉妆纤细如蚕蛾触须般柔长。衣袖轻扬,似沾着藕丝的柔滑,散发出郁金香的淡淡芬芳。她舞姿轻盈,如牵引着白云瑞雪,留客痛饮沉醉,且让我们共伴春日疏狂。

逐句剖析

"高阁对横塘":高阁遥对着横塘水色,

"新燕年光":新春的燕子带来时光的讯息。

"柳花残梦隔潇湘":纷飞的柳花如残梦般缥缈,隔断了通往潇湘的去路。

# 柳花:柳絮。

"绿浦归帆看不见":绿波荡漾的水滨,望不见归帆的踪影,

"还是斜阳":只剩一抹斜阳余晖。

# 还:此处作“又”字、“仍”字解。

"一笑解愁肠":她嫣然一笑,便化解了我心中的愁肠,

"人会娥妆":眉妆纤细如蚕蛾触须般柔长。

"藕丝衫袖郁金香":衣袖轻扬,似沾着藕丝的柔滑,散发出郁金香的淡淡芬芳。

# 郁金香:花卉名,也是一种香料的名称。,藕丝:色彩名。

"曳雪牵云留客醉":她舞姿轻盈,如牵引着白云瑞雪,留客痛饮沉醉,

# 曳雪牵云:李贺《洛姝真珠》诗:“牵云曳雪留陆郎。”曳:牵引,摇动。

"且伴春狂":且让我们共伴春日疏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浪淘沙·高阁对横塘》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高阁临塘的春日景致,通过新燕、柳花、归帆、斜阳等意象,营造出时光流转的怅惘氛围;下片聚焦春日饮宴场景,以侍女的笑靥妆容、衣饰香气等细节,展现宴饮时的温婉情态,继而以宾主纵饮尽欢的场景,凸显酣畅淋漓的狂放之态。全词以清新笔触融合自然景物与宴饮风情,既勾勒出春日明丽的风光,又刻画了席间人物的情态,于温馨氛围中传递出对当下欢娱时光的珍视与人生意趣的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春日宴饮词。通过描绘高阁临塘的春日景致与宴饮场景,展现了侍女情态和宾主欢饮的狂放,营造出明丽温馨又略带怅惘的氛围,传递出对春日时光的珍视与人生意趣的体悟。

2. 分段赏析

上片:“高阁对横塘,新燕年光。”开篇点明场景,高阁与横塘相对,新燕翩飞带来春日时光,以明快意象勾勒出开阔而充满生机的空间,“新燕”暗点时序更迭,为全词奠定春日基调。“柳花残梦隔潇湘。”“柳花”承春景,“残梦”含怅惘,“隔潇湘”化用“潇湘”的遥远意象(常代指思念之地),将眼前柳花与遥不可及的梦境相勾连,暗示主人公对远方人事的朦胧愁绪,景中融情,虚实相生。“绿浦归帆看不见,还是斜阳。”视角转向绿浦,望归帆而不得,唯见斜阳余晖。“归帆”呼应“残梦”,强化期待与失落之感;“还是斜阳”以景物的恒定(斜阳常象征离别、迟暮)收束上片,将望而不得的怅然融入苍茫暮色,余韵悠长。下片:“一笑解愁肠,人会蛾妆。”笔锋一转,写美人以巧笑、美妆消解愁绪,“一笑”直接打破上片的沉郁氛围,“蛾妆”(如蚕蛾触角的眉妆)细腻刻画人物妆容之美,展现欢聚场景中的明快气息。“藕丝衫袖郁金香。”以“藕丝”形容衣袖轻薄素淡,“郁金香”状香气馥郁,视觉与嗅觉结合,细腻描摹美人衣着的雅致与温婉,进一步渲染宴饮时的愉悦氛围,暗示主人公暂忘烦忧、沉浸当下。“曳雪牵云留客醉,且伴春狂。”“曳雪牵云”以比喻写美人舞姿轻盈(“雪”“云”喻衣袂飘举),“留客醉”直言宴饮尽兴,“且伴春狂”则直抒胸臆,强调趁春日尽情狂欢的快意。结句以“狂”字收束,既呼应上片的“愁肠”,又以及时行乐的姿态冲淡愁绪,展现复杂心境中的自我排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浣溪沙·午醉西桥夕未醒》

下一篇:宋·晏几道《梁州令·莫唱阳关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