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xiāng
jiān
xiǎo
hóng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1
xiāng
jiān
xiǎo
hóng
shī
duō
yuǎn
jiù
xiāng
féng
西
lóu
jiǔ
miàn
chuí
chuí
xuě
nán
yuàn
chūn
shān
fēng
huā
jìn
liǔ
qióng
bié
lái
huān
shì
shǎo
rén
tóng
píng
shuí
wèn
guī
yún
xìn
jīn
zài
shān
fēng

译文

在芳香的压着花纹的红笺纸上题遍诗句,诗笺大多寄给了一位旧日相好。只记西楼劝饮时她垂垂如雪的粉面,和南苑歌舞时她春衫飘动如有微风吹拂。花儿开不尽,柳丝长无穷。可惜欢乐之事却少有同心之人一块儿共度。请谁问得“云”的音信,问她如今飘荡在巫山哪一个峰头。

逐句剖析

"题破香笺小砑红":在芳香的压着花纹的红笺纸上题遍诗句,

# 香笺小砑红:磨压过的红色小纸。香笺,散发香气的信笺。砑红:又称“砑绫”,一种砑光之绫,用作信笺等。周邦彦《虞美人·金闺平帖春云暖》:“砑绫小字夜来封。”方千里《醉桃源·良宵相对一灯青》:“良宵相对一灯青,相思写砑绫。”砑,研磨物体,使之坚实发光。,题破:写尽,写完。题,写。

"诗多远寄旧相逢":诗笺大多寄给了一位旧日相好。

# 远:一作“多”。,诗多:一作“诗篇”、一作“诗成”。

"西楼酒面垂垂雪":只记西楼劝饮时她垂垂如雪的粉面,

# 垂垂:渐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酒面:饮酒后的面色,一作“宿酒”。,西楼:泛指词中主人公游乐之处。晏几道《满庭芳·南苑吹花》:“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

"南苑春衫细细风":和南苑歌舞时她春衫飘动如有微风吹拂。

# 细细风:指起舞之际,春衫飘动,仿佛有微风吹拂。,春衫:指舞女穿着的轻而薄的衣衫。,南苑:苑名,因在皇宫之南,故名,历代所指不一。

"花不尽":花儿开不尽,

"柳无穷":柳丝长无穷。

"别来欢事少人同":可惜欢乐之事却少有同心之人一块儿共度。

"凭谁问取归云信":请谁问得“云”的音信,

# 凭谁问取归云信:“凭谁”二句:化用张子容《巫山》“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句意以寄怀人之情。凭谁:仗谁,请谁。问取:问。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取,助词,无义,相当于“得”。归云:行云,喻指离去的歌女。云:很可能是主人公所思念的歌女的名字,即“莲、苹、鸿、云”中的“云”。

"今在巫山第几峰":问她如今飘荡在巫山哪一个峰头。

# 巫山第几峰:用巫山神女的典故,点出所思女子的歌妓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上阕以叙事起笔,渐入追忆之境,述及红笺题诗之雅趣,笔锋一转,引向往昔相逢之温情片段;下阕则深掘相思之苦,自离别以来,愁绪如丝,缠绕心间,佳人远隔,欢愉难觅。全篇情感跌宕,于今昔对比间抒发感慨,或借物抒情,或直抒胸臆,行文如行云流水,质朴中见雅致。更以设问之法,虚实相生,情深意远,引人共鸣,达致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艺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为词人于长安时,因思念西楼旧日相知之歌女(即词中“旧相逢”)而作。昔日二人曾有一段美好情谊,然自离别之后,词人数度寄诗以表相思,却如石沉大海,未得只言片语之回音,心中苦闷难消,遂挥笔填就此词,具体创作年月已不可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写别后思念之情的词。此词借由书写香笺、题诗寄情之举,回溯往昔相逢时的温馨旧事,将词人内心深处对伊人的绵绵思念与自离别后如影随形的离愁别绪,细腻且深沉地抒发而出。

2. 写作手法

用典:“凭谁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此句巧借巫山神女之典,以归云巫山为喻,词人向那缥缈的归云发问,不知它此刻停驻在巫山的哪座峰头。此问看似问云,实则问情,饱含着对旧情的深深眷恋,渴望与旧爱再度相聚、相亲相爱。词切情深,将词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一典故的运用,似乎也暗示出词人所怀念的旧日相好,乃是一位风姿绰约的歌妓,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借景抒情:“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看似是工笔勾勒的景致之语,实则是词人借景抒情的妙笔。“垂垂雪”描绘出西楼之上,女子粉面如雪、温婉动人的模样,“细细风”则勾勒出南苑之中,女子春衫轻舞、飘逸灵动的姿态。词人将对往事的留恋与怀想,都融入这雪与风之中。以景传情,景中含情,借西楼劝饮、南苑歌舞这两件旧事,抒发对那段美好春情的难以忘怀,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而深沉。对比:此词妙用对比之法。“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描绘出往昔与佳人相逢时,酒宴上美人容颜如雪、春日里衣袂随风之美好场景,尽显欢愉。而“别来欢事少人同”则直陈离别后,再难有这般欢乐,孤独寂寞如影随形。往昔之乐与今日之哀形成强烈反差,深刻表达出词人对往昔欢聚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孤独处境的哀伤,更凸显出对旧日情人的深切思念。直抒胸臆:“别来欢事少人同”一句,直白道出与佳人分别后,往昔欢聚之乐再难寻觅,孤独寂寞之感喷薄而出。“凭谁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更是将内心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借问归云之信,实则倾诉对佳人行踪的牵挂、对重逢无期的怅惘。词人无需借景间接暗示,直接以质朴之语,把相思之苦、离别之痛和盘托出,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深情与哀愁。设问:“凭谁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凭谁,有勇气去问那漂泊的归云,可曾捎来远方故人的消息?此刻,它正悠悠然飘荡于巫山的哪一座峰巅之上呢?这般以设问来揣度,情意真挚得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每一滴都饱含着思念与牵挂。那归云,似是故人信使,却又缥缈难寻,让人望穿秋水,心生怅惘。言外之意,是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是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更是对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愫的细腻表达,令人回味无穷。

3. 分段赏析

上片“题破香笺小砑红,诗多远寄旧相逢”,直白道出别后相思之苦。词人于香笺之上,精心砑红,将满心眷恋诉诸笔端,写成诗篇,遥寄远方情人。“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此二句看似绘景,实则言情。那“垂垂雪”与“细细风”间,藏着词人对往事的无限留恋与怀想。西楼劝饮时女子如雪粉面,南苑歌舞时女子随风飘旋的春衫,这两件旧事,皆为一段美好春情,令人难以忘怀。下片“花不尽,柳无穷,别来欢事少人同”,与上片开篇遥相呼应。题破香笺也书不尽的思念,恰似那无尽之花、无穷之柳。分别之后,年复一年,春光匆匆流逝,相思却如影随形,因情人不在身旁,心中毫无欢愉可言。结尾二句借巫山神女之典,以归云巫山为喻,追问归云讯息,眷恋旧情,渴望重温旧梦,词切情深,尽显词人苦闷与无奈,且似暗指旧日相好为歌妓,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4. 作品点评

全词于今昔之叹中尽显深情,时而借景以寄情思,时而直抒胸臆,将满腔情愫抒发得深沉而含蓄。其文笔流畅自然,虽用词浅近却韵味悠长,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词中巧妙运用时空转换之法,将今昔之景、之情形成鲜明对比;更以设问之笔,揣测伊人踪迹,字字情真意切,营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读后心生感慨,余韵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唐张子容作《巫山》诗云:“巫岭岧峣天际重,佳期夙昔愿相从。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近时晏叔原作乐府云:“凭君问取归云信,今在巫山第几峰。”最为人所称,恐出于子容。

宋王直方《诗话总龟》前集卷八引《王直方诗话》

# “西楼”二句回忆旧日欢情,犹“南苑吹花,西楼题叶”。

不详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草纫《二晏词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下一篇:宋·晏几道《菩萨蛮·江南未雪梅花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