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花顷刻香":狂放的花朵瞬间就散发尽芬芳,
# 狂花:春花盛开。
"晚蝶缠绵意":晚来的蝴蝶仍恋着花影缠绵。
# 晚蝶:秋蝶。唐彦谦《秋晚高楼》:“晚蝶飘零惊宿雨。”
"天与短因缘":上天赐予的缘分本就如此短暂,
"聚散常容易":聚散离合从来都这般轻易。
"传唱入离声":传唱的曲调里满是离别的哀伤,
# 离声:离别的歌声乐曲。
"恼乱双蛾翠":搅乱了她眉峰的一片青翠。
# 双蛾:双眉。
"游子不堪闻":漂泊的游子实在不忍听闻,
"正是衷肠事":那唱的正是心头难诉的衷肠。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伤别怀远词。通过描绘花与蝶的短暂因缘,以及离歌对游子心绪的触动,抒发聚散无常的伤感与游子的相思衷肠,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离别无奈和情感羁绊的深切慨叹。
2. 写作手法
比喻:“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将人与人之间短暂的相聚比作狂花迅速绽放散发香气,其美好易逝;把人与人之间绵长的情意比作晚蝶的缠绵。通过自然景象中花与蝶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与人相聚时短暂而情意深长的状态。
3. 分段赏析
上片:“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词人以盛放却转瞬凋零的“狂花”、暮色里仍萦绕花丛的“晚蝶”为象,前者暗喻相聚时光如花香般短暂易逝,后者象征离别前的情意似蝶舞般缱绻难舍,一“短”一“长”的对比中,藏尽缘浅情深的无奈。“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则直抒胸臆,将聚散无常归诸“天意”,看似淡然,实则饱含对命运捉弄的怅惘——上天赋予的缘分本就短暂,人间聚散总是这般轻易,道尽世事无常的无力感。下片:“传唱入离声,恼乱双蛾翠”,笔锋转向离歌的感染力——当伤离的曲调被传唱开来,瞬间撩动人心,惹得女子紧蹙黛眉,“恼乱”二字既写离声对情绪的扰乱,也暗含别后相思的烦乱,细节处见深情。“游子不堪闻,正是衷肠事”收束全篇,以“游子”视角切入,直言这般离愁别绪令人难以承受,因那曲中唱的正是各人藏于心底的衷肠事,不直言“愁”而愁绪满溢。
上一篇:宋·晏几道《于飞乐·晓日当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