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ēn
xìng
liù
shǒu
liù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1
sōng
zhú
fēng
hóu
shàng
wèi
zūn
shí
wéi
gōng
yún
yún
qīng
huá
lùn
xián
xuán
fáng
shì
jìng
jūn
liào
miǎn
cán
shī
hòu
chá
gōng
jiān
yuán
xūn
yōu
rén
zuò
shān
zhōng
xiàng
qiě
yōng
shū
bái
yún

译文

就算给松竹封侯,它们也不算尊贵,把石头当作公辅大臣,也不过如此。清幽高雅之境本就适合我这样的闲客,宁静无为中与自然相处又有何妨。像鹤一样生活清简,不必因无功受厚禄而惭愧,茶的功效堪比谋士立下元勋。我这隐士不愿做那看似隐于山中却心系功名之人,只愿与图书相伴,卧于白云间。

逐句剖析

"松竹封侯尚未尊":就算给松竹封侯,它们也不算尊贵,

"石为公辅亦云云":把石头当作公辅大臣,也不过如此。

"清华自合论闲客":清幽高雅之境本就适合我这样的闲客,

"玄默何妨事静君":宁静无为中与自然相处又有何妨。

"鹤料免惭尸厚禄":像鹤一样生活清简,不必因无功受厚禄而惭愧,

"茶功兼拟策元勋":茶的功效堪比谋士立下元勋。

"幽人不作山中相":我这隐士不愿做那看似隐于山中却心系功名之人,

"且拥图书卧白云":只愿与图书相伴,卧于白云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深居杂兴六首(其六)》是宋代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与志趣。首联以“松竹封侯尚未尊,石为公辅亦云云”起笔,借松竹、石头即便封官称辅也并非尊贵,表明世俗功名的虚无。颔联“清华自合论闲客,玄默何妨事静君”,体现诗人认为清幽高雅之境本就适合自己这样的闲客,宁静无为中可与自然相伴。颈联“鹤料免惭尸厚禄,茶功兼擬策元勋”,以鹤得微薄之食不惭于厚禄、茶功效堪比元勋,进一步表达对淡泊生活的自得。尾联“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拥图书卧白云”,直言自己不愿出山为官,愿与图书相伴,卧于白云间。此诗运用象征、对比等手法,通过对深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风格自然质朴,展现出林逋不慕名利、安于闲适的高尚志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松竹封侯尚未尊,石为公辅亦云云”,这两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与对比手法。诗人说即便给松竹封了侯,它们也不算尊贵,将石头视作公辅大臣,也不过如此。松竹、石头在传统意象中有高洁、坚毅等象征意义,此处诗人赋予它们官职,却又否定其尊贵,意在表明世俗的封侯拜相并非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流露出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为全诗奠定了超凡脱俗的基调。“清华自合论闲客,玄默何妨事静君”,“清华”描绘出环境的清幽高雅,“闲客”是诗人对自己的定位,表明如此清幽之境正适合像自己这样远离尘世喧嚣的人。“玄默”体现出一种宁静无为的状态,“静君”可理解为大自然,在宁静中与自然相处毫无妨碍。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宁静生活的认同与喜爱,展现出其安于淡泊、享受自然的心境。“鹤料免惭尸厚禄,茶功兼拟策元勋”,诗人以鹤自比,鹤的生活简单,所得甚少,却不会因无功而享受厚禄感到惭愧,暗示自己如鹤一般,淡泊名利,不贪图荣华富贵。同时,诗人认为茶的功效之大,堪比谋士为君主出谋划策立下的元勋,以茶之平凡却具大功,突出平凡事物蕴含的价值,进一步表明自己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自得。“幽人不作山中相,且拥图书卧白云”,“幽人”再次点明诗人隐士的身份,“山中相”本指那些虽身处山林却心系功名的人,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成为这样的人。“且拥图书卧白云”描绘出一幅悠然闲适的画面,诗人宁愿与图书相伴,卧于白云之间,享受自然与知识带来的宁静与满足,直抒胸臆,表达出坚定的隐逸之志和对这种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逋《池上春日》

下一篇:宋·林逋《山中寒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