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huā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1
liǔ
zhuì
méi
piāo
bàn
yuè
chū
xiǎo
yuán
xiè
gèng
tíng
chú
rèn
yìng‌
xìng
qíng
bié
zuì
yān
huáng
fēn
shū
bìng
ráo
shì
xíng
xiàng‌
piān
shǔ
xuē
shàng
shū
bó‌
hóng
shēn
qiàn
jiān
jiān
yǒu
chóu
cháng
wèi

译文

柳丝低垂,梅花飘落,正值农历初五左右,小小的园林里,孤零零的水榭旁,庭院台阶也显得清幽寂静。桃花任由它像被雨打过的杏花一样,情感上没什么差别,它与烟雾笼罩的竹林最为亲近,关系也并不疏远。如果要比拟的话,桃花应当比皮日休所写的桃花更胜一筹,它的形态相貌更是独特,仿佛专为薛能所钟情。桃花有着浅红深茜的色泽,叶子尖尖的,它似乎也有着愁绪,但并没有辜负喜爱它的人。

逐句剖析

"柳坠梅飘半月初":柳丝低垂,梅花飘落,正值农历初五左右,

"小园孤榭更庭除":小小的园林里,孤零零的水榭旁,庭院台阶也显得清幽寂静。

"任应雨杏情无别":桃花任由它像被雨打过的杏花一样,情感上没什么差别,

"最与烟篁分不疏":它与烟雾笼罩的竹林最为亲近,关系也并不疏远。

"比并合饶皮博士":如果要比拟的话,桃花应当比皮日休所写的桃花更胜一筹,

# 比并合饶皮博士:自注:皮日休有诗。

"形相偏属薛尚书":它的形态相貌更是独特,仿佛专为薛能所钟情。

# 形相偏属薛尚书:自注:薛能有诗。

"薄红深茜尖尖叶":桃花有着浅红深茜的色泽,叶子尖尖的,

"亦有愁肠未负渠":它似乎也有着愁绪,但并没有辜负喜爱它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桃花》是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围绕桃花展开细致描绘与情感抒发。首联描绘出初春时节,柳丝低垂、梅花飘落,小园中孤榭与庭院清幽的景象,为桃花的出现营造氛围。颔联将桃花与雨杏对比,突出其情感特质,并表明它与烟篁相伴,关系亲近。颈联通过与其他诗人笔下桃花的比较,强调此桃花的独特出众。尾联写桃花色泽形态,赋予其“愁肠”情感,表达对桃花的喜爱与怜惜,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物的细腻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柳坠梅飘半月初,小园孤榭更庭除”,这两句诗中“柳坠梅飘”描绘出暮春时节柳丝低垂、梅花飘落的景象,“半月初”点明时间。“小园孤榭更庭除”则描写了小园中的孤榭和庭院台阶,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为桃花的出现做了铺垫。颔联:“任应雨杏情无别,最与烟篁分不疏”,这两句诗中“任应雨杏”将桃花与被雨打过的杏花作类比,“情无别”表示它们在情感表达上并无差异。“最与烟篁分不疏”则强调桃花与烟雾笼罩的竹林关系亲密,体现出桃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谐美好。颈联:“比并合饶皮博士,形相偏属薛尚书”,这两句诗中“比并”表示比较,“皮博士”指皮日休,他曾写过关于桃花的诗;“薛尚书”指薛能,也有咏桃花的诗作。“合饶”和“偏属”表明诗人认为此桃花比皮日休笔下的更出色,形态相貌更是为薛能所钟情,突出了桃花的独特之美。尾联:“薄红深茜尖尖叶,亦有愁肠未负渠”,这两句诗中“薄红深茜”描绘出桃花的色泽,“尖尖叶”写出其叶子形态。“亦有愁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桃花情感,“未负渠”则表达桃花没有辜负喜爱它的人,体现出诗人对桃花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逋《赠张绘秘教九题·诗魔》

下一篇:宋·林逋《诗招南阳秀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