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ān
xiàn
zhōng
zuò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1
shī
jǐng
fēn
qiě
àn
biān
huài
qiáo
wēi
dèng
míng
quán
yún
gēn
dào
diàn
duō
jiǔ
shān
yān
rén
jiā
zhòng
tián
niǎo
jīng
chōng
宿
méi
chóu
jué
hán
yān
liáng
zào
kān
xíng
biàn
huí
lín
jiāng
shàng
chuán

译文

见沿途景致繁杂,我放缓马鞭慢行,残破的桥、险峻的石阶旁,已传来泉水的鸣响。云脚之下,道边客店多有沽酒之处,山坳里的人家,也照常耕种田园。山谷中的鸟儿受惊啼叫,穿透残留的夜雨,野外的寒梅满含愁意,隐没在清冷烟霭中。玉梁、阁皂山值得一一逛遍,等回到临江之地,便登上归船。

逐句剖析

"诗景纷拿且按鞭":见沿途景致繁杂,我放缓马鞭慢行,

"坏桥危磴已鸣泉":残破的桥、险峻的石阶旁,已传来泉水的鸣响。

# 已:宋本、万历本作走。

"云根道店多沽酒":云脚之下,道边客店多有沽酒之处,

"山崦人家亦种田":山坳里的人家,也照常耕种田园。

"谷鸟惊啼冲宿雨":山谷中的鸟儿受惊啼叫,穿透残留的夜雨,

"野梅愁绝闭寒烟":野外的寒梅满含愁意,隐没在清冷烟霭中。

"玉梁阁皂堪行遍":玉梁、阁皂山值得一一逛遍,

"回得临江即上船":等回到临江之地,便登上归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安福县途中作》是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七言律诗,收录于《和靖诗集》。首联以“诗景纷拿”概括沿途景致丰富,勾勒出安福县途中行旅与山水交融的画面;颔联转写人文烟火,道边酒肆可沽酒、山坳人家忙种田,展现自然里的生活气息,让景有了人间温度;颈联借谷鸟啼声穿宿雨、野梅隐于寒烟的细节,以“惊啼”“愁绝”拟人化,渲染早春清寂又带淡淡怅惘的氛围。尾联直抒愿遍赏玉梁、阁皂山水,归至临江便登船的想法,暗藏隐逸情怀。该诗以清远淡雅诗风,展现山水田园之美,传递对自然的热爱与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怀,是诗人借旅途纪行、彰显不同心性的诗作,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细腻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林逋生平不仕不娶,隐居西湖,所作诗歌多描绘隐逸生活。此诗创作于1007年,时处北宋初期,社会相对安宁,为隐逸诗创作提供了环境。诗中临江、玉梁阁皂等地名,体现了诗人游历的踪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安福县道中所见的早春景色,借坏桥鸣泉、道店人家、谷鸟宿雨、野梅寒烟等画面,展现自然与人文相融之景,营造出清远淡雅意境,表达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传递性恬淡、安贫乐道的隐逸情怀。

2. 写作手法

对比:“谷鸟惊啼冲宿雨,野梅愁绝闭寒烟”,以“谷鸟惊啼”的动态、喧闹,与“野梅愁绝”的静态、孤寂形成对比。谷鸟冲破宿雨的灵动声响,凸显野梅在寒烟中静默闭锁的凄美,一闹一静、一活一寂,强化了春寒料峭时山间景致的幽寂与复杂情韵,也暗含诗人内心动静交织的隐逸思绪。烘托:“坏桥危磴已鸣泉”,以“坏桥”“危磴”的艰险、残破之景,烘托“鸣泉”的清幽与生机。桥的“坏”、磴的“危”,营造出荒野行旅的环境氛围,而泉水鸣响穿透其间,借艰险荒僻之境的“暗”,烘托泉水声的“清”,也为全诗隐逸行旅的基调做铺垫,凸显自然野趣与诗人探幽心境。动静结合:“坏桥危磴已鸣泉”,桥的破损、山路的险峻是静态呈现,泉水流淌发出声响为动态,一静一动展现旅途路况与环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诗景纷拿且按鞭,坏桥危磴已鸣泉”,从行旅视角起笔,“诗景纷拿”以“纷拿”形容沿途景致丰富杂乱又充满诗意,凸显自然景色的蓬勃生机与视觉冲击;“且按鞭”动作,体现诗人因景动容,放缓行程细赏的闲适心态。“坏桥危磴已鸣泉”,聚焦具体景物,“坏桥”“危磴”勾勒出旅途艰险,“鸣泉”以声衬静,渲染出山间清幽氛围,为全诗奠定“景中含情、情随景迁”的基调,展现旅途中与自然初遇的鲜活画面。颔联“云根道店多沽酒,山崦人家亦种田”,转入对山间人文生活的刻画。“云根道店”点明位置偏远却充满烟火气,“多沽酒”体现当地质朴的生活情态,展现山野间的随性自在;“山崦人家亦种田”,“山崦”强调环境幽深,“种田”凸显田园本真,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传递出诗人对这种自给自足、贴近自然生活的欣赏,让“隐逸情怀”从自然之景延伸到人文烟火中。颈联“谷鸟惊啼冲宿雨,野梅愁绝闭寒烟”,以精妙写景成为了全诗亮点。“谷鸟惊啼”,“惊”字赋予鸟灵动性,借鸟啼穿透“宿雨”的动态,打破清晨静谧,又因“宿雨”残留增添朦胧感;“野梅愁绝”,“愁绝”拟人化,将野梅在“寒烟”笼罩下的孤寂、凄美姿态生动呈现。两句以动衬静、以形写情,渲染春寒料峭中清幽又略带怅惘的氛围,把自然景物写活,也暗含出诗人隐居心境里的细微情丝。尾联“玉梁阁皂堪行遍,回得临江即上船”,最后收束全诗,直抒隐逸心志。“玉梁阁皂堪行遍”,体现诗人对山水的痴迷,愿遍历名山胜景,是隐逸生活中“乐山乐水”情趣的延伸;“回得临江即上船”,“即上船”动作干脆,传递出诗人厌弃尘世纷扰、向往随水而去的归隐决绝心态。与首联“按鞭”赏景呼应,从“慢行细赏”到“决然归去”,完成了情感闭环,凸显性恬淡、安贫乐道的隐逸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逋《城中书事》

下一篇:宋·林逋《送马程员外之任乌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