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摵摵分行响":深邃的山林中,传来细碎的声响,在林间次第传开,
"浅葑茸茸叠浪痕":浅滩处,水里的葑草长得又密又软,就像一层层波浪留下的痕迹似的。
# 浪:《咸淳志》卷九六作卧。
"春雪满山人起晚":春天的雪把整座山都盖满了,山里的人起得可晚了,
"数声低叫唤篱门":几声低低的叫唤从篱门处传来。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1. 分段赏析
“深林摵摵分行响”,诗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深林世界。“摵摵”一词,模拟出细碎的声响,或许是风吹树叶,或许是积雪滑落,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清晰。“分行响”则进一步描绘出声音在林间次第传开的动态感,这种声响非但没有打破山林的宁静,反而以动衬静,更凸显出环境的清幽。“浅葑茸茸叠浪痕”,视角从深林转向水面。“浅葑”指水中生长的葑草,“茸茸”描绘出葑草茂密柔软的样子,仿佛毛茸茸的地毯。“叠浪痕”则赋予画面动态美,葑草随着水波起伏,如同层层叠叠的波浪,展现出春雪消融后,大自然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这一句与上句一动一静,一深林一水面,从不同角度勾勒出山林的景致。“春雪满山人起晚”,点明时间与人物状态。春雪覆盖了整座山峦,洁白的雪色为山林披上一层素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悠然自得,因闲适而晚起。“春雪满山”既描绘出壮丽的雪景,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人起晚”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慵懒闲适的生活状态。“数声低叫唤篱门”,结尾以声音收束全诗。几声低低的叫唤从篱门处传来,打破了前文的静谧,但这种声音并不突兀,反而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活气息。至于是什么在叫唤,诗人并未点明,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或许是家禽,或许是山中的小动物,这若有若无的声响,余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宋·林逋《深居杂兴六首其一》
下一篇:宋·林逋《伤朱寺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