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í
shàng
chūn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1
chí
chūn
shuǐ
绿
tái
shuǐ
shàng
huā
zhī
zhú
jiān
kāi
fāng
cǎo
shí
jiù
zhǎng
wén
qín
shì
děng
xián
lái
nián
yán
jìn
lǎo
kōng
duō
gǎn
fēng
hán
qíng
cái
yǒu
xiǎng
zài
shǐ
使
rén
zhōng
pái
huái

译文

一池春水碧绿胜过青苔,水面之上、竹林之间,花枝肆意绽放。芳草顺应时节,依旧蓬勃生长,美丽的鸟儿无所事事,随意地飞落池边。我年近衰老,面对这美景徒生许多感慨,虽对风雅之事饱含深情,可惜自己才华不够。唯有对古人“浴沂”那般自在生活的向往萦绕心间,让我整日在此徘徊,不愿离去。

逐句剖析

"一池春水绿于苔":一池春水碧绿胜过青苔,

"水上花枝竹间开":水面之上、竹林之间,花枝肆意绽放。

# 竹间:《瀛奎律髓》作间竹。

"芳草得时依旧长":芳草顺应时节,依旧蓬勃生长,

"文禽无事等闲来":美丽的鸟儿无所事事,随意地飞落池边。

"年颜近老空多感":我年近衰老,面对这美景徒生许多感慨,

"风雅含情苦不才":虽对风雅之事饱含深情,可惜自己才华不够。

"独有浴沂遗想在":唯有对古人“浴沂”那般自在生活的向往萦绕心间,

"使人终日此徘徊":让我整日在此徘徊,不愿离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池上春日》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七言律诗。此诗围绕春日池边景色展开,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又富有诗意的画面。首联“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竹间开”,描绘春水碧绿胜过青苔,花枝在水上、竹间绽放,展现春日的明丽;颔联“芳草得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写芳草顺应时节生长,美丽的鸟儿悠闲地飞来,凸显春日的悠然闲适;颈联“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苦不才”,由景生情,感慨自己年近衰老,虽对风雅之事饱含深情,却自叹才疏学浅;尾联“独有浴沂遗想在,使人终日此徘徊”,借“浴沂”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在生活的向往,甘愿在此处徘徊流连。全诗将春日之景与个人情感相融合,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一池春水绿于苔,水上花枝竹间开”,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眼前景色。“一池春水绿于苔”,将春水的碧绿与青苔相比,更突出水色的浓郁与鲜活,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盈盈的绿意;“水上花枝竹间开”,花枝在水面绽放,与竹林相映成趣,色彩明丽,画面生动,展现出春日的蓬勃生机与盎然春意。颔联“芳草得时依旧长,文禽无事等闲来”,进一步渲染春日的悠然氛围。“芳草得时依旧长”,写出芳草顺应时节自然生长,展现出生命的规律与顽强;“文禽无事等闲来”,描绘美丽的鸟儿无所事事,随意地飞来,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闲适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祥和的春日之中。颈联“年颜近老空多感,风雅含情苦不才”笔锋一转,由景入情。诗人感叹自己年华渐老,面对这美好的春日风光,心中徒生许多感慨。他虽对风雅之事满怀深情,却无奈自叹才华不足,无法尽情抒发心中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遗憾。尾联“独有浴沂遗想在,使人终日此徘徊”,诗人借用《论语》中“浴乎沂”的典故,表达自己对那种自在、洒脱生活的向往。在这春日池边,诗人仿佛感受到了古人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甘愿整日在此徘徊流连,不愿离去。这一结尾既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又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精神境界,使整首诗在写景抒情之外,更增添了一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逋《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下一篇:宋·林逋《深居杂兴六首(其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