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rèn
shī
zhōng
rèn
qīng
jiāng

朝代:宋作者:苏洵浏览量:1
sòng
rèn
shī
xiàn
jūn
fāng
shào
nián
yǒu
kàn
shǐ
ān
bēn
téng
guò
xiāo
tiáo
zhèng
biān
shuí
zhī
tuō
ào
dēng
tài
shān
jūn
jīn
shǐ
xiàn
áo
xiáng
jiāng
gān
jiāng
duō
fēng
miǎo
rán
shì
fān
hào
dàng
tūn
jiǔ
kāi
zhuàng
shì
gān
rén
shēng
huàn
chū
shù
shǒu
chán
wèi
cháng
jiàn
shí
tiān
kuān
jīn
jūn
xiāng
xiù
jiàn
chuān
nián
zuò
biān
chū
fēng
huǒ
jiān
guān
biàn
zhān
qiú
yán
yòu
dāng
shì
nán
làng
fàn
qián
xiōng
zhōng
jiè
xīn
chuī
jìn
wéi
píng
tián
chén
tāng
xíng
shèng
suǒ
zhì
cháng
zòng
guān
xiǎng
jūn
zhì
xiōng
dǎn
dāng
huò
rán

译文

我很高兴为任师送行,羡慕你正值年少时光。就像那养在马厩里的骏马,看你刚刚备好马鞍。你奔腾的身影掠过我的眼前,我却带着萧瑟的心情思念着边疆。谁曾想你摆脱了束缚,傲然登上泰山。如今你刚得到一县之职,将在长江岸边自由施展。长江常有风波,浩渺的江面仿佛要翻转过来。江水浩荡,能吞没广阔的原野,让壮士的心胸也随之开阔。人生的忧患在于不走出局限,被束缚在一间屋舍里。不曾见过宏大的事物,就不会知道天地的宽广。如今你是我们乡里的杰出人才,本来就已经见识过西川的风光。去年你担任边地官吏,在战火中出入。戴着儒生的帽子,夹杂在武官之中,多次与少数民族交谈。现在又要到南方去,眼前将浮现起大浪涛涛的景象。你心中的那些细小嫌隙,会像被风吹过一样化为平坦的田野。陈汤喜爱山川胜景,所到之处总会纵目观赏。我想你到了那里,心胸和胆识一定会变得豁然开朗。

逐句剖析

"吾喜送任师":我很高兴为任师送行,

# 送任师:康熙本作尚喜事。

"羡君方少年":羡慕你正值年少时光。

"有如伏枥马":就像那养在马厩里的骏马,

"看彼始及鞍":看你刚刚备好马鞍。

"奔腾过吾目":你奔腾的身影掠过我的眼前,

"萧条正思边":我却带着萧瑟的心情思念着边疆。

"谁知脱吾羁":谁曾想你摆脱了束缚,

"傲睨登太山":傲然登上泰山。

"君今始得县":如今你刚得到一县之职,

"翱翔大江干":将在长江岸边自由施展。

"大江多风波":长江常有风波,

"渺然势欲翻":浩渺的江面仿佛要翻转过来。

# 势:康熙本作天。

"浩荡吞九野":江水浩荡,能吞没广阔的原野,

"开阖壮士肝":让壮士的心胸也随之开阔。

"人生患不出":人生的忧患在于不走出局限,

"局束守一廛":被束缚在一间屋舍里。

"未常见大物":不曾见过宏大的事物,

"不识天地宽":就不会知道天地的宽广。

"今君吾乡秀":如今你是我们乡里的杰出人才,

"固已见四川":本来就已经见识过西川的风光。

"去年作边吏":去年你担任边地官吏,

"出入烽火间":在战火中出入。

"儒冠杂武弁":戴着儒生的帽子,夹杂在武官之中,

"屈与毡裘言":多次与少数民族交谈。

# 屈:康熙本作屡。

"又当适南土":现在又要到南方去,

# 土:原作上,据康熙本改。

"大浪泛目前":眼前将浮现起大浪涛涛的景象。

"胸中芥蒂心":你心中的那些细小嫌隙,

"吹尽为平田":会像被风吹过一样化为平坦的田野。

"陈汤喜形胜":陈汤喜爱山川胜景,

# 形:原作刑,据康熙本改。

"所至常纵观":所到之处总会纵目观赏。

"吾想君至彼":我想你到了那里,

"胸胆当豁然":心胸和胆识一定会变得豁然开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任师中任清江》是北宋苏洵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诗歌为送别友人任师中赴清江任职而作,以人物为核心题材。诗中运用比喻、用典等手法,以“伏枥马”喻友人少年意气,借陈汤典故赞其气度。既写友人过往经历与赴任环境,又抒发人生感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期许与真挚友情。语言风格豪迈,情感饱满,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早年发愤为学,宝元间应进士不第,归而穷六经百家之说,致力于古文写作。嘉祐间得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其文风雄奇高古,散文以气势胜,观点明确,论据有力,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严谨,妙喻连篇。诗作不多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言古诗见长,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代表作品有《几策》《六国论》《赠陈景回》等。著有《嘉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直接点出送别场景与对友人年少的羡慕,语言质朴直白,奠定真挚的情感基调。“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以“伏枥马”为喻,既写出任师中如骏马初备鞍时的昂扬状态,也暗含对其未来前程的期许。“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中,“奔腾”呼应马的意象,展现友人的活力;“思边”则暗示其心怀边疆之志,情感由赞羡转向对友人抱负的感知。“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中,“脱羁”写出友人摆脱束缚的状态,“傲睨登太山”以登山的豪迈姿态,刻画其洒脱不羁的形象,寄寓着诗人对友人无拘无束、勇攀高峰的赞赏。“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转入友人赴任之事,“翱翔”一词将友人比作飞鸟,生动描绘出他在清江任上舒展行事的情景,与“大江干”的环境相呼应。“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集中描写长江景象,“风波”“势欲翻”“吞九野”以夸张手法展现江势的壮阔磅礴,既呼应前文“大江干”的地理环境,又以“壮士肝”暗赞友人面对风浪的豪迈胸襟,景与情相互交融。“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由景生发议论,强调走出局限、见识广阔天地的重要性,为下文回顾友人经历做铺垫。“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间”直接赞美任师中是家乡才俊,列举其见过西川风光、在边疆任职的经历,展现其丰富的人生阅历,“烽火间”暗示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危险,更显友人的担当。“儒冠杂武弁,屈与毡裘言”通过“儒冠”与“武弁”的对比,写出友人能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体现其处事的灵活与坚韧。“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再次关联长江景象,暗示友人赴南方任职将如面对大浪般接受新的历练。“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以比喻手法,将心中的杂念比作芥蒂,风吹过后化为平田,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胸襟开阔的肯定。“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引用陈汤的典故,类比友人如陈汤般喜爱胜景、善于观察,赞美其眼界与气度。结尾“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以想象收束全诗,抒发对友人到任后心胸更加开阔的期许,既呼应前文对友人的赞美,又饱含真挚的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得以升华。全诗通过叙事、写景、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任师中豪迈洒脱、阅历丰富的形象,字里行间满是对友人的赞赏与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洵《有骥在野》

下一篇:宋·苏洵《从叔母杨氏輓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