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苍石流成乳":洞门的苍石流淌形成石乳,
# 乳:石钟乳。
"山下长溪冷欲冰":山下长长的溪流寒冷得快要结冰。
# 长溪:一作寒溪,即下牢溪。诗人游此时正值隆冬,溪水刺骨。
"天寒二子苦求去":天气寒冷,两个儿子苦苦请求离开,
# 二子:指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
"我欲居之尔不能":我想要居住在这里,你们却不答应。
# 尔:代词,他们。此指苏轼和苏辙。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早年发愤为学,宝元间应进士不第,归而穷六经百家之说,致力于古文写作。嘉祐间得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其文风雄奇高古,散文以气势胜,观点明确,论据有力,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严谨,妙喻连篇。诗作不多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言古诗见长,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代表作品有《几策》《六国论》《赠陈景回》等。著有《嘉祐集》。
1. 分段赏析
“洞门苍石流成乳”:“洞门”点明了地点,“苍石”描绘了石头的颜色,“流成乳”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苍色石头比作流淌的石钟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洞口石头的奇特形态,给人以新奇、神秘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神秘的基调。“山下长溪冷欲冰”:“山下”承接上文,进一步描绘了三游洞周围的环境,“长溪”点明了溪水的特征,“冷欲冰”则强调了溪水的寒冷程度,通过描写山下长溪寒冷得快要结冰的状态,进一步烘托出三游洞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寒冷,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寂静与冷峻。“天寒二子苦求去”:“天寒”承接上文的寒冷环境,“二子”指诗人的两个儿子,“苦求去”则生动地描绘出儿子们在寒冷天气下苦苦请求离开的情景,与诗人对三游洞环境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诗人情感的表达做铺垫。“我欲居之尔不能”:“我欲”表明诗人的想法,“居之”表示长久居住在此,“尔不能”则强调儿子们无法理解诗人的想法。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三游洞清幽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淡泊之情。全诗通过对三游洞景色的描写和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淡泊。
上一篇:宋·苏洵《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下一篇:宋·苏洵《过木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