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
shān
鹿

朝代:宋作者:苏洵浏览量:1
lái
wèi
dào
cóng
jiàn
zuó
shù
shēng
gāo
chū
yún
yīng
shì
xiān
jūn
lǎo
tóng
dāng
shí
zhǎng
yóu
qín

译文

客人还没到来时该如何相见,昨夜山间传来几声鹿鸣,响彻云霄。这大概就是仙君的老年仆役吧,当年接待宾客时,那份殷勤劲儿至今未消。

逐句剖析

"客来未到何从见":客人还没到来时该如何相见,

"昨夜数声高出云":昨夜山间传来几声鹿鸣,响彻云霄。

"应是仙君老僮仆":这大概就是仙君的老年仆役吧,

"当时掌客意犹勤":当年接待宾客时,那份殷勤劲儿至今未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仙都山鹿》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仙都山鹿”为题,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场充满仙逸气息的想象。前二句以叙事起兴,写客人未至而闻鹿鸣,“昨夜数声高出云”既实写山间夜闻鹿鸣的清越之音,又暗含超拔尘世之感;后二句突发奇想,将鹿鸣幻化为仙君僮仆的待客之举,“意犹勤”三字赋予神话生物以人性温度,在现实与幻境的交织中,构建出人境与仙界交融的玄妙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早年发愤为学,宝元间应进士不第,归而穷六经百家之说,致力于古文写作。嘉祐间得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其文风雄奇高古,散文以气势胜,观点明确,论据有力,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严谨,妙喻连篇。诗作不多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言古诗见长,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代表作品有《几策》《六国论》《赠陈景回》等。著有《嘉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两句以设问开篇,引出仙都山鹿。“客来未到何从见”,诗人设置疑问,引发读者好奇,让人思考如何才能见到山鹿;“昨夜数声高出云”则给出答案,通过听觉描写,表明虽然尚未亲眼目睹山鹿,但昨夜那几声高亢、直入云霄的鹿鸣,已让人感受到山鹿的存在。“数声”点明鹿鸣的数量,“高出云”夸张地描绘出鹿鸣声音的嘹亮悠远,为山鹿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仙都山的幽静与深邃。​“应是仙君老僮仆,当时掌客意犹勤”两句运用想象,赋予山鹿神话色彩。诗人推测山鹿“应是仙君老僮仆”,将其想象成仙君的老仆人,这种想象奇特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当时掌客意犹勤”进一步展开联想,认为山鹿至今还保持着当年殷勤接待客人的心意,一个“勤”字生动地表现出山鹿仿佛通人性般的热情好客,使山鹿的形象更加鲜活有趣。这两句诗打破了现实与神话的界限,巧妙地将山鹿与仙境联系起来,在增添诗歌趣味性的同时,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仙都山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洵《神女庙》

下一篇:宋·苏洵《游嘉州龙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