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莫惜醉颜红":今夜莫要吝惜醉后的红颜纵情饮酒吧,
"十分中":这难得的欢愉时刻,
"且从容":且放任自己从容些吧。
"须信欢情":须知欢愉之情,
"回首似旋风":回望时不过如旋风般转瞬即逝。
"流落天涯头白也":如今流落天涯、白发苍苍,
"难得是":最难的不过是,
"再相逢":重逢一次。
"十年南北感征鸿":十年间南北辗转,如征鸿般身不由己,
"恨应同":恨意应是相通的,
"苦重重":层层苦楚堆积难消。
"休把愁怀":莫要将愁绪,
"容易便书空":轻易付诸笔墨(徒劳书写)。
# 书空:以手指在空中比划写字。
"只有琴樽堪寄老":唯有琴酒能寄托残年,
"除此外":除此之外,
"尽蒿蓬":皆是荒芜野草。
# 蒿蓬:两种野草,易枯萎,转眼即空。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1. 分段赏析
全词上下两片情感跌宕,如泣如诉。上片以酣畅淋漓之笔铺陈及时行乐的缘由,词人以“莫惜“二字为引,层层递进地抒发热切的痛饮之思。“十分中”极言尽兴之态,毫无保留;“且从容”则以洒脱之姿,劝诫自己抛却俗务,专注于今宵的欢畅。为何如此执着于眼前的欢愉?词人以“须信欢情,回首似旋风。流落天涯头白也,难得是,再相逢”作解,将时光的易逝与重逢的珍贵刻画得入木三分。欢情如同旋风般转瞬即逝,而天涯漂泊的两人,在白发苍苍之际重逢更是难能可贵,急促的语调中饱含对命运的喟叹,一气呵成。下片则转入对过往岁月的深沉感慨。“十年南北感征鸿,恨应同,苦重重”,短短数语,道尽两人十年间漂泊天涯的沧桑,相似的经历让彼此的遗恨与苦楚产生共鸣。“容易便书空”一句,暗含欲言又止的无奈,满腹愁绪难以尽诉。“只有琴樽堪寄老,除此外,尽蒿蓬”,词人将琴与酒视为人生的寄托,认为唯有在琴音与酒香中方可安度余生,而尘世中的其他事物,皆如蓬草般微不足道。这段倾诉既是对友人的推心置腹,也是对自我内心愁恨的宣泄,更是政治失意后无奈与愤懑的写照。整首词弥漫着消沉低迷的情绪,在及时行乐的表象之下,藏着词人难以释怀的人生感慨与政治郁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