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破晓寒无限思":清晨破晓,微微寒意中涌起无尽情思,
"融融腊意全迷":和暖的腊梅意韵,叫人全然沉醉。
"春工从此被人知":春的工巧,从此被世人知晓。
"不随蜂蝶":不追随蜂蝶的嬉闹,
"长伴玉蟾低":长久陪伴着低垂的明月。
"缥缈云间应好在":猜想在缥缈云间的梅树应依旧美好,
"盈盈泪湿征衣":泪水盈盈,打湿了征衣。
"背人偷拗向东枝":背着旁人,偷偷折下向东的梅枝。
"清香满袖":幽幽清香沾满衣袖,
"犹记画堂西":我还记着曾在画堂西边。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1. 分段赏析
上阕:“初破晓寒无限思,融融腊意全迷”,开篇以“初破晓寒”点明时间与环境,寒意刚破晓,便引无限情思,“融融腊意”则渲染出腊梅绽放时的和暖氛围,让早春独特韵味弥漫开来。“春工从此被人知”,笔锋一转,因早梅初绽,春的工巧由此被察觉,巧妙将梅与春关联,凸显梅报春的特质。“不随蜂蝶,长伴玉蟾低”,以“不随蜂蝶”写梅不与凡俗争艳,“长伴玉蟾”(玉蟾指月亮),让梅伴月而绽,塑造出梅清冷高洁、超尘脱俗的形象,尽显其不媚俗世的品格。下阕:“缥缈云间应好在,盈盈泪湿征衣”,从实写梅转为想象,猜想云中梅树应依旧美好,可思梅之人似因念梅,泪湿征衣,借想象与抒情,添情思厚度。“背人偷拗向东枝”,一个“偷拗”,细腻摹写出探梅者爱梅心切,悄悄折梅的动作,把人之爱梅、梅之动人,通过细节呈现。“清香满袖,犹记画堂西”,折梅后清香盈袖,又因香忆起往昔画堂西的情景,以香为牵连,将当下与回忆勾连,寄寓怀旧情思,让咏梅与怀人交融,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李之仪《浣溪沙》
下一篇:宋·李之仪《天门谣·天堑休论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