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ì
táng
bǎo
jué
zhēn
zàn

朝代:宋作者:李之仪浏览量:1
miǎn
ér
zhòng
ér
cóng
róng
zhōng
dào
shì
wéi
lái
xiàn
hàn
lái
hàn
xiàn
suí
suǒ
yùn
yòng
fēi
fāng
biàn
便
zài
ěr
qiú
yuǎn
zhī
shēn
mèi
qiǎn
tóu
shàng
ān
tóu
kǒu
wéi
yǎn
xiāng
ér
xiàn
lüè
tóng
yǒu
suǒ
kòu
yóu
zhuàng
zhōng
yuán
màn
ěr
xíng
róng
shǒu
dǎo
shī
fāng
zhōng

译文

无需勉强便能契合中道,不用刻意思索便能有所收获。从容不迫地遵循中道,这便是修行的最高准则。胡人前来便以胡人形象显现,汉人前来便以汉人形象显现。随顺不同根器运用教法,无不是契合众生的方便法门。真理近在眼前却偏要远求,知晓深奥义理却不明浅显道理。如同在头上叠加头颅,把嘴巴当作眼睛般颠倒迷乱。借助外在形象显现教化,本质上并无差别。一旦有人叩问求法,便如同撞钟般应机回应。只因机缘未与我契合,只能粗略地加以形容。叩首致敬导师,您的智慧如正午太阳般光芒普照。

逐句剖析

"不勉而中":无需勉强便能契合中道,

"不思而得":不用刻意思索便能有所收获。

"从容中道":从容不迫地遵循中道,

"是为极则":这便是修行的最高准则。

"胡来胡现":胡人前来便以胡人形象显现,

"汉来汉现":汉人前来便以汉人形象显现。

"随所运用":随顺不同根器运用教法,

"莫非方便":无不是契合众生的方便法门。

"在迩求远":真理近在眼前却偏要远求,

"知深昧浅":知晓深奥义理却不明浅显道理。

"头上安头":如同在头上叠加头颅,

"以口为眼":把嘴巴当作眼睛般颠倒迷乱。

"以相而现":借助外在形象显现教化,

"略无异同":本质上并无差别。

"一有所扣":一旦有人叩问求法,

"则犹撞钟":便如同撞钟般应机回应。

"缘不我契":只因机缘未与我契合,

"漫尔形容":只能粗略地加以形容。

"稽首导师":叩首致敬导师,

"如日方中":您的智慧如正午太阳般光芒普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晦堂宝觉真赞》是宋代李之仪所做的一首赞文。文中赞美晦堂宝觉禅师修行高深,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自然合于中道,随顺众生展现方便法门。指出世人“在迩求远,知深昧浅”,陷入迷误,而禅师如钟,一扣即应。以相现法,无有异同。全诗通过对禅师境界的描述,表达了对其的崇敬之情,语言庄重,蕴含禅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是为极则。”首句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赞叹宝觉无需刻意强求便能契合大道,不用思索便能领悟真谛,举止从容间已暗合天理至则。此句跳出具体修行细节,直抵“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既体现作者对儒释相通的认知,也为全文奠定了对修行者终极境界的推崇基调。“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随所运用,莫非方便。”此句转向佛教“众生皆可度”的慈悲观,言宝觉面对不同身份、文化背景的众生,皆能以相应形象显现,所用教法无不是契合根机的方便之门。“胡”“汉”代指不同群体,体现其教化的普适性,“随所运用”四字更见其圆融无碍,暗含对大乘佛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思想的阐释。“在迩求远,知深昧浅。头上安头,以口为眼。”笔锋陡转,直指世人通病:真理本在近处却偏要远求,知晓深奥道理却不明浅显真谛,如同在头上叠头、以口代眼般荒谬。四个短句以比喻与夸张手法,辛辣批判世人的执迷不悟,语言简练而讽刺意味浓厚,为后文凸显宝觉的觉悟作铺垫。“以相而现,略无异同。一有所扣,则犹撞钟。”回归对宝觉的描写,言其虽借“相”显现教化,却始终不离本质。“略无异同”强调其教法核心的一致性,而“如撞钟”之喻则进一步说明其回应叩问时,必依对方根器给予恰如其分的启发,如钟声清远,余韵悠长,尽显“大机大用”的禅门风范。“缘不我契,漫尔形容。稽首导师,如日方中。”收束全文,作者自谦因机缘未深,只能粗略描述宝觉境界,末句以“如日方中”的光辉意象,将导师的智慧比作正午烈日,既呼应前文“中道”的永恒性,又以直观的视觉形象收束全篇,使崇敬之情具象可感,余韵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之仪《写裙带》

下一篇:宋·李之仪《常爱东坡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夜黄州见落花小院闭门风露下二诗因即其韵聊寄目前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