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眉深眼":浓眉舒展,眼含深意,
"出尘之相":一副超脱尘世的模样。
"幅巾燕服":头戴幅巾,身着道服,
"经世之状":尽显经世济民的神情。
"有时收沙界于一粒粟":他能将大千世界收于一粒粟米之中,
"忽然乘长风破万里浪":亦能忽然乘着长风破浪远航万里之遥。
"固知透过六轮":深知他早已超越了六根的局限,
"可谓森罗万象":深知他早已超越了六根的局限,
"本谁鼻端挥斤":若问谁能在鼻尖上挥动如神的斧头,
"先生信是神匠":先生无疑是那技艺超凡的巨匠。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1. 分段赏析
《又道服赞》第一句“浓眉深眼,出尘之相”,以简练笔触勾勒人物外貌特征,通过“浓眉”“深眼”的具象描写,暗示其超然物外的精神气质,与道家“出尘”理念形成呼应。第二句“幅巾燕服,经世之状”,转写服饰装扮,“幅巾”象征隐逸,“燕服”体现日常,而“经世”二字则点明其虽具隐者外形却心怀济世之志的矛盾性。第三句“有时收沙界于一粒粟”,以佛教“一沙一世界”的意象为喻,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广博与收放自如;第四句“忽然乘长风破万里浪”,转用动态画面表现其思想境界的突破性,形成收放之间的张力。第五句“固知透过六轮”,“六轮”或指佛教六道轮回,暗含对生命本质的洞察;第六句“可谓森罗万象”,以宇宙万物尽纳其中的宏大视角,强化前句的哲思深度。末句“本谁鼻端挥斤”,化用《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的典故,以匠人运斤成风的技艺,隐喻人物在精神境界上的精妙把控,结句“先生信是神匠”则总括前文,以“神匠”称誉其超凡智慧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