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shén
·
·
lán
gān
qiā
biàn
děng
xīn
hóng

朝代:宋作者:李之仪浏览量:1
lán
gān
pāi
biàn
děng
xīn
hóng
jiǔ
pín
zhòng
hèn
cōng
cōng
tóu
huā
kāi
hái
bào
lái
fēng
chóu
chàng
chūn
guāng
liú
zhù
yòu
xiāng
féng
yuè
chuāng
chù
xiǎng
guī
hóng
鸿
shuí
tóng
qiān
chóng
wǎn
róu
qíng
dàn
zǒng
chéng
kōng
fǎng
仿
yāo
xián
yóu
zài
ěr
yīng
wèi
shǒu
péng

译文

我一遍遍抚摸着栏杆,焦急地等待着新开的花儿,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只恨光春光飞逝的太匆匆。好不容易盼到花儿开了,夜里一阵风又把它摧残凋零。真是惆怅啊,这美好的春光怎么也留不住,既然终究要逝去,还不如当初就不要相遇。月光洒在窗上,我在哪里思念着那归来的大雁呢,此刻能与谁共度?心中思绪万千,千回百转。那些缠绵的思念、温柔的情意,一下子全都成了空,化为泡影。恍惚间,那细弱的琴弦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远方的那个人啊,想必也正因思念着我,而愁得头发散乱如蓬草一般了吧。

逐句剖析

"阑干拍遍等新红":我一遍遍抚摸着栏杆,焦急地等待着新开的花儿,

# 拍遍:一作掐遍。

"酒频中":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

"恨匆匆":只恨光春光飞逝的太匆匆。

"投得花开":好不容易盼到花儿开了,

"还报夜来风":夜里一阵风又把它摧残凋零。

"惆怅春光留不住":真是惆怅啊,这美好的春光怎么也留不住,

"又何似":既然终究要逝去,

"莫相逢":还不如当初就不要相遇。

"月窗何处想归鸿":月光洒在窗上,我在哪里思念着那归来的大雁呢,

"与谁同":此刻能与谁共度?

"意千重":心中思绪万千,千回百转。

"婉思柔情":那些缠绵的思念、温柔的情意,

"一旦总成空":一下子全都成了空,化为泡影。

"仿佛么弦犹在耳":恍惚间,那细弱的琴弦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应为我":远方的那个人啊,想必也正因思念着我,

"首如蓬":而愁得头发散乱如蓬草一般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神子·阑干掐遍等新红》是宋代词人李之仪创作的抒情词作。此词上片抒写惜春之愁与人生憾恨,通过“阑干掐遍”的焦灼等待、“酒频中”的借酒消愁,以及“花开”即遭“夜来风”的无情摧折,深刻表达了春光难驻、美好易逝的惆怅与相逢徒增离恨的无奈;下片转入月夜怀人,以“想归鸿”寄托思念,“与谁同”道出孤寂,“意千重”言尽心事之繁复,最终“婉思柔情”尽化虚空,唯余“么弦犹在耳”的幻听与“首如蓬”的憔悴形象。全词以深婉细腻的笔触,层层递进地刻画了主人公面对春光流逝与爱人远去时,内心缠绵悱恻、孤寂凄凉的哀愁,情感真挚动人,意境凄清幽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阑干拍遍等新红”此句刻画主人公百无聊赖、焦灼期盼的情态。“阑干拍遍”以反复抚摸栏杆的动作细节,生动传达出内心的烦闷与漫长等待。“等新红”点明所盼之物是新开的花,一个“等”字透露出急切与时间的难熬。“酒频中,恨匆匆”两句直抒胸臆,揭示借酒消愁却愁更愁的心境。“酒频中”强调饮酒次数多、程度深。“恨匆匆”则道出心中郁结的核心——对时光飞逝、美好难留的深切遗憾与怨恨,“匆匆”二字形象概括了时光无情流逝之感。“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此句写命运弄人,希望落空。“投得花开”意为好不容易盼到花开,却立刻被“夜来风”摧残。前后形成强烈转折,以自然现象喻指人生无常、好景不常的无奈。“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三句直抒因春光易逝引发的深沉感慨。“惆怅春光留不住”点明核心情绪与缘由。“又何似,莫相逢”是激愤之语,意为:既然终究留不住,那还不如当初不曾拥有相逢。这种“相见争如不见”的极端想法,深刻反衬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极度痛惜和无力感。下片“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意千重”转向月夜怀人,意境孤寂迷茫。“月窗”点明时间地点,营造清冷氛围。“何处想归鸿”以问鸿雁归处,暗喻所思之人远在天涯,音信渺茫。“与谁同?意千重”连用两问,前者叹无人相伴的孤独,后者言内心思绪万千、百转千回,“千重”极言愁思之深广复杂。“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此句是对过往情思的总结与哀悼。“婉思柔情”概括了昔日细腻缠绵的情感。“一旦总成空”则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宣告这一切美好都已彻底破灭、化为乌有。“一旦”强调变故之突然,“总成空”三字饱含绝望与幻灭感,是全词情感的低谷。“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结尾三句是深情的幻觉与自伤。“仿佛么弦犹在耳”写仿佛还能听见恋人弹奏的琴声,以听觉上的错觉表现刻骨铭心的思念。“应为我,首如蓬”是词人设想对方若见己容,必会因其憔悴而心疼。以“首如蓬”这一夸张意象,生动描摹出因思念而形容枯槁的自我形象,将内在愁苦外化为可见之态,情深意切,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之仪《好事近·直词云》

下一篇:宋·李之仪《鹧鸪天·节是重阳却斗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