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o
shì
jìn
·
·
zhí
yún

朝代:宋作者:李之仪浏览量:1
zhí
yún
nòng
xǐng
xīn
xián
qíng
zài
liǎng
shān
xié
dié
tán
dào
rén
chóu
chù
yǒu
zhēn
zhū
chéng
jié
shǐ
使
jūn
lái
běn
xīn
xiū
lèi
jiè
hóng
jiá
hèn
lǎo
lái
zēng
jiǔ
shí
fēn
jiāo
xiāng
jiàn
liǎng
yán
chóu
hèn
yòu
huán
qiān
dié
bié
yǒu
nǎo
rén
shēn
chù
zài
měng
téng
shuāng
jié
xián
suī
miào
tán
wéi
yuàn
zuì
xiāng
jiá
zhǐ
kǒng
jìn
lái
qíng
fēng
qián
qiū

译文

直白地说啊:那乐曲一奏响,就触动了我内心的琴弦,情思萦绕在那两两相对、斜斜层叠的山峦之间。弹到古人抒发哀愁的地方,眼中竟有珍珠般晶莹的泪滴顺着睫毛落下。您啊,来来去去本就是无心之举,不要让泪水在那红润的脸颊上划出痕迹呀。只恨自己年老后越发厌恶酒了,辜负了那一杯杯美酒。相见之时彼此默默无言,愁与恨却又层层叠叠地堆积起来。还有那特别让人烦恼的情绪,潜藏在那迷迷糊糊、似睁非睁的眼睫之中。这七弦琴虽然弹奏出的乐曲美妙无比,但也没必要再弹了呀,只盼望着能沉醉在那散发着香气的脸颊旁。只是担心近来这情绪啊,就如同那在风前瑟瑟发抖的秋天的树叶一般,飘摇不定、落寞凄凉。

逐句剖析

"直词云":直白地说啊:

"一弄醒心弦":那乐曲一奏响,就触动了我内心的琴弦,

"情在两山斜叠":情思萦绕在那两两相对、斜斜层叠的山峦之间。

"弹到古人愁处":弹到古人抒发哀愁的地方,

"有真珠承睫":眼中竟有珍珠般晶莹的泪滴顺着睫毛落下。

"使君来去本无心":您啊,来来去去本就是无心之举,

"休泪界红颊":不要让泪水在那红润的脸颊上划出痕迹呀。

"自恨老来憎酒":只恨自己年老后越发厌恶酒了,

"负十分蕉叶":辜负了那一杯杯美酒。

"相见两无言":相见之时彼此默默无言,

"愁恨又还千叠":愁与恨却又层层叠叠地堆积起来。

"别有恼人深处":还有那特别让人烦恼的情绪,

"在懵腾双睫":潜藏在那迷迷糊糊、似睁非睁的眼睫之中。

"七弦虽妙不须弹":这七弦琴虽然弹奏出的乐曲美妙无比,但也没必要再弹了呀,

"惟愿醉香颊":只盼望着能沉醉在那散发着香气的脸颊旁。

"只恐近来情绪":只是担心近来这情绪啊,

"似风前秋叶":就如同那在风前瑟瑟发抖的秋天的树叶一般,飘摇不定、落寞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好事近・直词云》是宋代词人李之仪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写琴音拨动心弦,情感在两山斜叠间流转,弹至古人愁绪处,泪珠滚落睫间,细腻展现内心的哀愁;下片写相见无言,愁恨千叠,更有恼人深处在朦胧双睫,直言七弦虽妙不如一醉,却又恐情绪似风前秋叶般飘零。全词以“琴音”“泪珠”“秋叶”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勾勒出复杂幽微的情感世界,语言含蓄凝练,将无奈、怅惘与自伤之意融于笔端,具有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开篇通过琴音引发情思,“醒心弦”将无形的情思具象化,仿佛情思如被唤醒一般。“两山斜叠”形象地描绘出情思的层层堆叠。“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进一步渲染这种愁绪,泪水如珍珠般挂满眼睫,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哀伤,让读者感受到词人情感的深沉。“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蕉叶。”此句体现出词人的无奈与自我克制。“使君来去本无心”表明对方的来去并非有意,词人劝慰自己或对方不要让泪水弄花了红颊。“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蕉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上了年纪厌恶饮酒,辜负了美酒,暗示着内心的愁苦无法借酒消解,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相见两无言,愁恨又还千叠。别有恼人深处,在懵腾双睫。”描绘出两人相见时的情景,“两无言”却愁恨更甚,将情感推向高潮。“别有恼人深处,在懵腾双睫”,进一步刻画内心的愁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恼人情感藏在迷蒙的双眼之中,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纠结与痛苦。“七弦虽妙不须弹,惟愿醉香颊。只恐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七弦虽妙不须弹”体现出词人的逃避心理,美妙的琴音也无法排解内心的愁苦,只愿沉醉在微醺之中。“只恐近来情绪,似风前秋叶”,最后以秋叶在风前飘零作比,担心自己的情绪如同秋叶般脆弱、飘零,深化了全词的哀伤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之仪《浣溪沙·昨日霜风入绛帷》

下一篇:宋·李之仪《江神子·阑干掐遍等新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