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芳容":一旦分别,美丽的容颜便难以再见,
"五经寒暑":五个年头已经过去。
"回文欲寄无鳞羽":想要寄回文诗表达思念,却没有传递书信的使者。
# 鳞羽:鱼和雁。,回文:回文诗,情诗。
"多情犹自梦中来":多情的她依然在梦中来到我身边,
"向人粉泪流如雨":对着我泪流如雨。
"梦破南窗":梦被打破,我坐在南窗之下,
"愁肠万缕":心中愁肠百结。
"那听角动城头鼓":怎能忍受那城头上号角声与鼓声响起。
# 那:奈。
"人生弹指事成空":人生短暂,如弹指一挥间,许多事情都成空,
"断魂惆怅无寻处":我失魂落魄,惆怅不已,却无处寻找那失去的东西。
北宋文学家
李之仪(1035?~1117?),北宋文学家。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历官提举河东常平。曾从苏轼游。李之仪能诗文,尤工词。其文风深受苏轼影响,诗“轩豁磊落”,平淡流畅,各体诗均有佳作。其小令尤清婉峭倩,情意深切,语言浑然脱俗,风格婉丽,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苏轼称赞其尺牍“入刀笔三昧”。他还有词论,强调词体自有一种风格,须语尽而意不尽。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
1. 分段赏析
上阕:“一别芳容,五经寒暑。回文欲寄无鳞羽。”开篇直接点明与爱人分别已久,已历经五个寒暑。“回文”用典,代指书信,“无鳞羽”表示没有传递书信的途径,体现出词人想与爱人沟通却无法实现的无奈,为全词奠定了思念与愁苦的基调。“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词人因思念过度,爱人在梦中出现,且泪流满面。这两句通过对梦境的描写,细腻地表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词人对爱人的牵挂,从侧面反映出分别后的痛苦。下阕:“梦破南窗,愁肠万缕。那听角动城头鼓。”美梦被南窗传来的声音打破,词人回到现实,顿时愁肠百转。“那听”表现出词人对城头鼓角声的厌烦,鼓角声更增添了他的愁苦,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词人由梦境与现实的落差,感慨人生短暂,曾经的美好已然成空,满心都是无处寻觅爱人的惆怅。这两句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爱情难再的无奈与痛苦。
下一篇:宋·李之仪《踏莎行·紫燕衔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