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én
jiāo
·
·
hòu
tíng
méi
huā
kāi
yǒu
gǎn

朝代:宋作者:李清照浏览量:1
shòu
xiāng
nóng
tán
shēn
xuě
sàn
jīn
nián
hèn
tàn
méi
yòu
wǎn
jiāng
lóu
chǔ
guǎn
yún
xián
shuǐ
yuǎn
qīng
zhòu
yǒng
píng
lán
cuì
lián
juǎn
zuò
shàng
lái
zūn
qián
jiǔ
mǎn
shēng
gòng
shuǐ
liú
yún
duàn
nán
zhī
chā
gèng
pín
jiǎn
zhí
dài
西
lóu
shù
shēng
qiāng
guǎn

译文

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今年真令人遗憾、没想到赏梅又来晚了。在长江之滨的楚地南天,错落矗立着无数亭台楼馆,这里梅花竞放,又是赏梅的好去处。仰望白云闲散依蓝天而飘浮,俯视碧波涟漪逐江水而流逝。清凉的白昼是这样漫长,沉醉在阵阵梅香中的探梅人,凭倚着雕栏放眼远望,信手卷弄着低垂着的翠绿色的帷帘。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大家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上遏白云,下断流水。指点着眼前的梅树:那南边向阳枝头上的花儿令人喜爱,可以攀折供插,需趁着它方开未残,快多些采剪。千万不要等到花瓣残落、随风化泥的时刻再惆怅留连,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逐句剖析

"玉瘦香浓":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

# 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檀深雪散":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

# 檀:浅绛色。一说喻花之香。

"今年恨、":今年真令人遗憾、

# 恨:遗憾。

"探梅又晚":没想到赏梅又来晚了。

# 探:探看,观赏。

"江楼楚馆":在长江之滨的楚地南天,错落矗立着无数亭台楼馆,这里梅花竞放,又是赏梅的好去处。

# 江楼楚馆:泛指旅舍。楚馆:楚地馆驿。泛指歌舞之所。楚,本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

"云闲水远":仰望白云闲散依蓝天而飘浮,俯视碧波涟漪逐江水而流逝。

# 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闲,安静。

"清昼永":清凉的白昼是这样漫长,

# 永:时间长。

"凭栏翠帘低卷":沉醉在阵阵梅香中的探梅人,凭倚着雕栏放眼远望,信手卷弄着低垂着的翠绿色的帷帘。

# 凭栏:倚栏。

"坐上客来":宴上客人来来去去,

# 坐上客来:“坐上”两句:借用《后汉书·孔融传》“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说探春的聚会。

"尊前酒满":杯中满是美酒。

# 前:一作中。

"歌声共、":大家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

"水流云断":上遏白云,下断流水。

# 水流云断:指歌声随着白云和流水传到极远的地方。

"南枝可插":指点着眼前的梅树:那南边向阳枝头上的花儿令人喜爱,可以攀折供插,

# 插:戴。,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更须频剪":需趁着它方开未残,快多些采剪。

# 更:《梅苑》作“便”。

"莫直待西楼、":千万不要等到花瓣残落、随风化泥的时刻再惆怅留连,

# 西楼:指思妇住处。

"数声羌管":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 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咏梅词作。词作上阕勾勒梅花的清雅风姿,也道出词人因赏梅迟来而怅惘。下阕转入宴饮场景,良友相聚,举杯欢饮、纵情高歌、品评梅花,相映成趣,结句“莫待西楼,数声羌管”告诫莫错过花期,实则也在感伤时光易逝。全词将梅花的清丽风骨与文人雅士的赏梅情趣融为一体,在细腻的景物描摹中寄托着对美好事物要珍惜的深切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是一首咏梅词作。该词上阕最早见于宋代黄大舆所辑《梅苑》卷九,未注明作者。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黄大舆因其斋前植有盛放梅树,故辑录唐宋以来咏梅词作数百首,编为《梅苑》以供赏玩。赵万里在《漱玉词》辑本中指出,《花草粹编》将此词归于李清照名下,可能是依据更完善的《梅苑》版本。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认为,现存《梅苑》未标注作者,或为《花草粹编》误题,此说尚存疑义。后世编纂者多沿袭《花草粹编》之说,将其归为李清照早期作品。该词在《梅苑》与《花草粹编》中均题为“后亭梅花开有感”,王仲闻校注本作“后亭梅开有感”。从词题与内容来看,此词当是作者观后亭梅花绽放时,触景生情而作的感怀之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咏梅的婉约词,借后亭梅花绽放的景象,写出了文人雅士宴饮赏梅的闲情逸趣。词中既有对梅姿的细腻刻画,又在尾句的劝诫中,暗含对韶光易逝、须惜当下的生命哲思。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静衬动,上片直接写梅,从视觉、味觉描写梅花的景象,也勾勒出赏梅的心情闲适恬淡,这些都为下片抒发不平静的心情做铺垫。下片写与客人宴饮唱歌,同评梅花,欢宴的喧嚣热闹更衬托出独自赏梅的安闲。词中的静景为动态的抒情铺垫,愈显雅聚之欢与离愁之切的跌宕。借景抒情: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如“玉瘦”描写梅花的娇小玲珑,与其寒冷的生活环境形成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坚韧不拔的品性;“檀深雪散”借花色渐深喻时光流逝;“今年恨探梅又晚”的“又”字强化岁月蹉跎之憾。通过梅景与环境的细腻刻画,烘托出李清照对韶华易逝的感伤,写梅也是写人,有以梅自喻之意。

3. 分段赏析

开篇以“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起笔,从形色气味多维度勾勒出梅花的独特风姿。梅花因凌寒独放的品格被誉为“国花”,其五瓣花形有红白二色;古人赏梅推崇“曲、疏、瘦、合”四贵。开头三句就描绘出白梅清雅、红梅秾丽的景致,以及雪融梅显的怅惘。“玉瘦”二字精妙传神,既写出寒梅的清癯之态,又暗含词人迟来探梅的怅惘。“檀深”暗示花期已过半,而“又”字点明岁岁迟来之憾,唯有挚爱方能生此嗟叹,可见炼字之精妙。“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勾勒出赏梅的江南景致。此处“楚”泛指长江流域,以“江楼楚馆”为观景台,楼阁掩映间梅影婆娑;仰观流云舒卷,俯看碧水悠长。白昼闲静,赏梅人垂帘倚栏。“昼永”的漫长时光与“凭栏”的慵懒姿态形成对比。上片以静景铺垫,而“永”字暗藏心绪——欢愉嫌短,郁结时长,这悠长白昼是否隐含着淡淡愁思?上片在侧重写景,写人的安闲寂寞,为下片不平静的心情埋下伏笔,有以静衬动的效果。下片笔锋突转,“坐上客来,尊中酒满”展现雅集盛况。觥筹交错间,美酒与梅花相映成趣,“歌声共、水流云断”写文人纵酒高歌,声遏行云。情绪高涨,宴饮的欢乐已达到顶峰,一句“水流云断”瞬间将欢宴的喧嚣化为虚无,词人内心深处无法消解的孤独再次涌起。接着,笔锋转至“南枝可插,更须频剪”,又回到对梅花的观赏上,“要段频剪”的殷勤嘱咐。终以“莫待西楼,数声羌管”作结,表面劝人及时折梅赏玩,实则寄寓光阴易逝之慨:当《梅花落》笛声起时,便是残梅委地、聚散无常之际。

4. 作品点评

该词虽被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列为存疑之作,然其咏梅风格与易安词颇为相似。惟“座上客来,尊中酒满”二句用典,稍显豪放之气,与闺阁口吻有异,故易启人疑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格调绝好,朦胧写来,只是少极出色处,而全篇意态,亦属微露,情景交融,都为寂寞铺垫。故结句略有快意,略有惘惘。

现代中华韵文学会会员于永森《〈漱玉词〉评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清照《满庭芳·残梅》

下一篇:宋·李清照《上韩公枢密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