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瘦香浓":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
# 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檀深雪散":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
# 檀:浅绛色。一说喻花之香。
"今年恨、":今年真令人遗憾、
# 恨:遗憾。
"探梅又晚":没想到赏梅又来晚了。
# 探:探看,观赏。
"江楼楚馆":在长江之滨的楚地南天,错落矗立着无数亭台楼馆,这里梅花竞放,又是赏梅的好去处。
# 江楼楚馆:泛指旅舍。楚馆:楚地馆驿。泛指歌舞之所。楚,本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
"云闲水远":仰望白云闲散依蓝天而飘浮,俯视碧波涟漪逐江水而流逝。
# 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闲,安静。
"清昼永":清凉的白昼是这样漫长,
# 永:时间长。
"凭栏翠帘低卷":沉醉在阵阵梅香中的探梅人,凭倚着雕栏放眼远望,信手卷弄着低垂着的翠绿色的帷帘。
# 凭栏:倚栏。
"坐上客来":宴上客人来来去去,
# 坐上客来:“坐上”两句:借用《后汉书·孔融传》“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说探春的聚会。
"尊前酒满":杯中满是美酒。
# 前:一作中。
"歌声共、":大家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
"水流云断":上遏白云,下断流水。
# 水流云断:指歌声随着白云和流水传到极远的地方。
"南枝可插":指点着眼前的梅树:那南边向阳枝头上的花儿令人喜爱,可以攀折供插,
# 插:戴。,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更须频剪":需趁着它方开未残,快多些采剪。
# 更:《梅苑》作“便”。
"莫直待西楼、":千万不要等到花瓣残落、随风化泥的时刻再惆怅留连,
# 西楼:指思妇住处。
"数声羌管":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 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咏梅的婉约词,借后亭梅花绽放的景象,写出了文人雅士宴饮赏梅的闲情逸趣。词中既有对梅姿的细腻刻画,又在尾句的劝诫中,暗含对韶光易逝、须惜当下的生命哲思。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静衬动,上片直接写梅,从视觉、味觉描写梅花的景象,也勾勒出赏梅的心情闲适恬淡,这些都为下片抒发不平静的心情做铺垫。下片写与客人宴饮唱歌,同评梅花,欢宴的喧嚣热闹更衬托出独自赏梅的安闲。词中的静景为动态的抒情铺垫,愈显雅聚之欢与离愁之切的跌宕。借景抒情: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如“玉瘦”描写梅花的娇小玲珑,与其寒冷的生活环境形成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坚韧不拔的品性;“檀深雪散”借花色渐深喻时光流逝;“今年恨探梅又晚”的“又”字强化岁月蹉跎之憾。通过梅景与环境的细腻刻画,烘托出李清照对韶华易逝的感伤,写梅也是写人,有以梅自喻之意。
3. 分段赏析
开篇以“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起笔,从形色气味多维度勾勒出梅花的独特风姿。梅花因凌寒独放的品格被誉为“国花”,其五瓣花形有红白二色;古人赏梅推崇“曲、疏、瘦、合”四贵。开头三句就描绘出白梅清雅、红梅秾丽的景致,以及雪融梅显的怅惘。“玉瘦”二字精妙传神,既写出寒梅的清癯之态,又暗含词人迟来探梅的怅惘。“檀深”暗示花期已过半,而“又”字点明岁岁迟来之憾,唯有挚爱方能生此嗟叹,可见炼字之精妙。“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勾勒出赏梅的江南景致。此处“楚”泛指长江流域,以“江楼楚馆”为观景台,楼阁掩映间梅影婆娑;仰观流云舒卷,俯看碧水悠长。白昼闲静,赏梅人垂帘倚栏。“昼永”的漫长时光与“凭栏”的慵懒姿态形成对比。上片以静景铺垫,而“永”字暗藏心绪——欢愉嫌短,郁结时长,这悠长白昼是否隐含着淡淡愁思?上片在侧重写景,写人的安闲寂寞,为下片不平静的心情埋下伏笔,有以静衬动的效果。下片笔锋突转,“坐上客来,尊中酒满”展现雅集盛况。觥筹交错间,美酒与梅花相映成趣,“歌声共、水流云断”写文人纵酒高歌,声遏行云。情绪高涨,宴饮的欢乐已达到顶峰,一句“水流云断”瞬间将欢宴的喧嚣化为虚无,词人内心深处无法消解的孤独再次涌起。接着,笔锋转至“南枝可插,更须频剪”,又回到对梅花的观赏上,“要段频剪”的殷勤嘱咐。终以“莫待西楼,数声羌管”作结,表面劝人及时折梅赏玩,实则寄寓光阴易逝之慨:当《梅花落》笛声起时,便是残梅委地、聚散无常之际。
4. 作品点评
该词虽被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列为存疑之作,然其咏梅风格与易安词颇为相似。惟“座上客来,尊中酒满”二句用典,稍显豪放之气,与闺阁口吻有异,故易启人疑窦。
# 此词格调绝好,朦胧写来,只是少极出色处,而全篇意态,亦属微露,情景交融,都为寂寞铺垫。故结句略有快意,略有惘惘。
现代中华韵文学会会员于永森《〈漱玉词〉评说》
上一篇:宋·李清照《满庭芳·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