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半后礼":贵妃所用的金环之礼为皇后的一半,
# 半后礼:享受皇后一半的待遇。《杨太真外传机》:“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半后服。”后,皇后。,金环:黄金制作而成,宫中妃妾所用的一种饰物,以用作产期或经期的标志。《五经·要义》:“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后妃群妻以礼御于君所。女书书其日,授其环,以示进退之法。生子月娠,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左者阳也,亦当就男,故著左手。右者阴也,既御而复故。此女史之职也。”
"钩弋比昭阳":如同钩弋夫人般受宠,所居之处堪比昭阳殿。
# 昭阳:汉代宫名。成帝宠妃赵飞燕所居之处,甚豪华。《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其中庭彤朱,而殿主霖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璧带往往为黄金机,函兰田璧,明珠、翠羽饰之。声后宫未尝有焉。”,钩弋:汉代宫名,武帝时赵健仔所居之处。赵号称拳夫人,汉昭帝之母。
"春生百子帐":春天到来,设起象征多子多福的百子帐,
# 百子帐:古人举行婚礼时所用的一种锦绣篷帐,上绣百小儿嬉戏图,以祝多子多孙。
"喜入万年觞":喜悦的氛围融入了祝福万寿无疆的酒杯之中。
# 万年觞:指向皇帝奉献的寿酒。《后汉书·班超传》:“睡下举万年之觞。”觞,酒器。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宫廷应制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贵妃地位、宫廷春日氛围的描写,展现宫廷生活场景,传递出欢乐祥和与对贵妃的祝愿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钩弋比昭阳”运用钩弋夫人和昭阳殿的典故。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时期的宠妃,传说她握拳不能伸展,汉武帝见到她后,其手竟自动伸开,手中握有一玉钩,因而得宠。昭阳殿则是汉成帝时赵飞燕姐妹居住的宫殿,极其奢华。此处运用典故,既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形象地暗示了贵妃在宫廷中的受宠程度和尊贵地位。
3. 分段赏析
“金环半后礼”,直接阐述贵妃在礼仪规格上与皇后的差别,“半后礼”明确显示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在宫廷等级制度森严的背景下,此句简洁有力地确定了贵妃的身份地位。“钩弋比昭阳”,巧妙运用典故。钩弋夫人以独特的经历得宠于汉武帝,昭阳殿则是赵飞燕姐妹恩宠集身之处,二者在历史上都代表着帝王的宠爱与宫廷的尊荣。诗人将贵妃与钩弋夫人相比,将贵妃所居之处与昭阳殿类比,通过这一典故,委婉而生动地突出了贵妃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和受宠程度。“春生百子帐”,描绘春天到来,宫廷中布置起百子帐的场景。“春生”点明季节,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百子帐”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蕴含着对贵妃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喜入万年觞”,则将众人的喜悦之情推向高潮。在这美好的春日,大家将喜悦融入万年觞中,向贵妃敬酒,“万年觞”寓意着长寿,表达了对贵妃的双重祝福,既希望她多子,又祝愿她长寿,同时也烘托出宫廷中欢乐祥和的气氛,使整首诗在结尾处洋溢着浓厚的喜庆与祝福之情。
上一篇:宋·李清照《浪淘沙·素约小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