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
·
nuǎn
qíng
fēng
chū
dòng

朝代:宋作者:李清照浏览量:1
nuǎn
qíng
fēng
chū
dòng
liǔ
yǎn
méi
sāi
jué
chūn
xīn
dòng
jiǔ
shī
qíng
shuí
gòng
lèi
róng
cán
fěn
huā
diàn
zhòng
zhà
shì
jiá
shān
jīn
féng
shān
zhěn
xié
zhěn
sǔn
chāi
tóu
fèng
bào
nóng
chóu
hǎo
mèng
lán
yóu
jiǎn
dēng
huā
nòng

译文

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逐句剖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 初破冻:刚刚解冻。,晴: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旁注“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林下词选》、《历代诗余》、《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和”;《花草粹编》、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清”;《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清,误”。,雨:四部丛刊本《乐府雅词》作“日”,旁注“雨”。

"柳眼梅腮":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

#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轻”。,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眼:《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润”;《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诗词杂俎本《漱玉词》作“润”。

"已觉春心动":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酒意诗情谁与共":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

"泪融残粉花钿重":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试夹衫金缕缝":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

#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衫:《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林下词选》、《漱玉词》(诗词杂俎本)作“衣”。,乍:起初,刚刚开始。

"山枕斜欹":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

# 斜欹:《历代诗余》、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乐府雅词》作“欹斜”。欹,靠着。,山枕:即檀枕。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山,《草堂诗余别集》注“一作鸳”。

"枕损钗头凤":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因其形如凤,故名。

"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夜阑:夜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早春时节,词人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因无人相伴而倍感孤独寂寞的心境。上阕通过描写春日景象,如“暖雨晴风”“柳眼梅腮”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以“酒意诗情谁与共”引出自己的孤独之感,“泪融残粉花钿重”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下阕着重刻画词人的行为和神态,“乍试夹衫”点明时节变化,“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描绘出她的慵懒与惆怅。“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则将她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思念推向高潮,生动地展现了词人细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从创作时期判断,这首词应属李清照前期作品。彼时靖康之乱尚未爆发,赵明诚结束长达十年的故里闲居,再度出仕,而李清照则独自留在青州。关于具体创作年份,黄墨谷在《重辑李清照集》中指出,此词极有可能创作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是一首宋词中的婉约派作品,主题围绕着伤春悲秋以及孤独寂寞展开。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和词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暖雨、晴风、柳眼、梅腮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她在孤独寂寞中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上阕主要描写春日的美好景色以及词人因无人相伴而产生的孤独感;下阕则通过描写词人的行为和神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寂寞的情感,展现出她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2. 写作手法

拟人:“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柳叶比作美人的眼睛,梅花比作美人的香腮,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有了心动的感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春柳叶初展、梅花绽放的美景,也衬托出词人内心被春景撩拨起的情思。渲染:“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词人先描绘了温暖的雨、晴朗的风,以及刚刚解冻的大地,这是对春日天气和大地复苏的整体渲染,为全词奠定了春日初临的基调。接着,细致刻画“柳眼梅腮”,以拟人手法将柳芽比作睡眼初睁,将梅花比作美人香腮,生动地渲染出春景的妩媚动人,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对春景的细腻描绘,渲染出一种美好的氛围,同时也与下句词人因孤独而产生的愁绪形成对比,更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

3. 分段赏析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开篇描绘了一幅早春的画卷,温暖的春雨、柔和的春风刚刚吹散了冬日的严寒,大地开始复苏。“柳眼”和“梅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叶和梅花比作眼睛和脸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叶初萌、梅花微绽的娇俏姿态,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蠢蠢欲动。“春心动”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词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词人内心深处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这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词人在这样美好的春日里,本应饮酒作诗,享受生活的乐趣,然而却无人相伴。“谁与共”三个字,道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之感。泪水悄然滑落,与脸上残留的脂粉交融在一起,使得头上的花钿显得愈发沉重,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进一步强化了她孤独寂寞的情感。“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这几句着重描写词人的行为和神态。“乍试夹衫”点明了时节的变化,春天来了,天气逐渐转暖,词人开始穿上夹衫。“金缕缝”则暗示了夹衫的精致和华丽,与词人内心的愁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枕斜欹”描绘出词人慵懒的姿态,她斜靠在枕头上,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枕损钗头凤”则通过一个细节,表现出词人的惆怅和不安,她在无意识中压坏了头上的钗头凤,仿佛也在暗示着她内心的平静已经被打破。“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结尾两句将词人的孤独寂寞之情推向了高潮。“独抱浓愁”直接点明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无好梦”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孤独和无助。深夜来临,别人都已进入梦乡,而词人却独自一人难以入眠,即使做了梦,也是充满了忧愁。“夜阑犹剪灯花弄”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词人在无聊和寂寞中,通过剪弄灯花来排遣内心愁苦的神态,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以时间为序,从白昼绵延至夜晚,细腻勾勒出一位满怀着对生活热爱、内心憧憬幸福,同时又对丈夫怀有深切思念之情的思妇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眉批)此媛手不愁无香韵。近言远,小言至。

明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卷九

# 写景之工者,如尹鹗“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李重光“酒恶时拈花蕊嗅”,李易安“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刘潜夫“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皆入神之句。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清照《上韩公枢密(其一)》

下一篇:宋·翁卷《幽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