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tíng
fāng
·
·
cán
méi

朝代:宋作者:李清照浏览量:1
xiǎo
cáng
chūn
xián
chuāng
suǒ
zhòu
huà
táng
xiàn
shēn
yōu
zhuàn
xiāng
shāo
jìn
yǐng
xià
lián
gōu
shǒu
zhòng
jiāng
méi
gèng
hǎo
yòu
lín
shuǐ
dēng
lóu
rén
dào
liáo
hún
xùn
zài
yáng
zhōu
cóng
lái
zhī
yùn
shèng
nán
kān
nài
fēng
róu
gèng
shuí
jiā
héng
chuī
dòng
nóng
chóu
hèn
xiāng
xiāo
xuě
jiǎn
xìn
dào
sǎo
qíng
liú
nán
yán
chù
liáng
xiāo
dàn
yuè
shū
yǐng
shàng
fēng
liú

译文

小楼中藏着春天的气息,窗棂锁住了白日的喧嚣,画堂之内深邃幽静,仿佛与世隔绝。篆香渐渐燃尽,日影悄悄移过帘钩。亲手栽种的江梅长势渐好,又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这里空无一人,寂静得就像,当年何逊在扬州时的那份孤寂。自古以来,梅花就以其风韵著称,难以承受雨打,难以承受风吹。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梅花因季节变换而香气渐淡,花瓣凋零,要知道,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最难言说的,是那些良宵淡月之下,稀疏的梅影依旧展现出它独有的风流韵味。

逐句剖析

"小阁藏春":小楼中藏着春天的气息,

"闲窗锁昼":窗棂锁住了白日的喧嚣,

"画堂无限深幽":画堂之内深邃幽静,仿佛与世隔绝。

"篆香烧尽":篆香渐渐燃尽,

# 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日影下帘钩":日影悄悄移过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亲手栽种的江梅长势渐好,

# 更:《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作“渐”。,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又何必、":又为什么一定要,

"临水登楼":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

# 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无人到":这里空无一人,

# 无人:没有人。

"寂寥浑似":寂静得就像,

# 浑似:完全像。浑,《花草粹编》《历代诗余》作“恰”。

"何逊在扬州":当年何逊在扬州时的那份孤寂。

# 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从来":自古以来,

"知韵胜":梅花就以其风韵著称,

# 韵胜:优雅美好。

"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 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堪,《历代诗余》作“禁”。

"不耐风揉":难以承受风吹。

# 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更谁家横笛":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

# 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吹动浓愁":吹动了我的愁绪。

"莫恨香消雪减":不要怨恨梅花因季节变换而香气渐淡,花瓣凋零,

# 雪:《历代诗余》作“玉”。,莫恨:不要怨恨。

"须信道、":要知道,

# 须信道:要相信。

"扫迹情留":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

# 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四印斋本《漱玉词》注:一作“迹扫”。

"难言处":最难言说的,

"良宵淡月":是那些良宵淡月之下,

"疏影尚风流":稀疏的梅影依旧展现出它独有的风流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庭芳·小阁藏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咏梅词。这首咏梅词以深婉笔触,寄托身世之感。上阕借“小阁藏春”之幽寂环境,暗写词人独处深闺的寥落心境;下阕以“手种江梅”为引,由赏梅忆及南朝何逊典故,抒发孤高自许之志。词中“扫迹情留”等句,既叹落梅零落之悲,又显情意长存之志。结句“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以清雅之景升华精神境界。全篇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尽显李清照词作婉约深挚、寄情幽微之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首《满庭芳》的创作时期,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传统看法多将其视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刘瑜在《李清照全词》和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中均认为此词作于南渡之前。陈祖美进一步推断为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所作。然而,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谢桃坊等人认为该词实为李清照经历家庭变故后的作品,主张将其归入后期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梅词。词中以凋残梅枝映射了作者当下的生活境遇与内心世界,塑造出傲世独立、不合流俗的文人形象,彰显其遗世独立的高洁品格。

2. 写作手法

互文:“难堪雨藉,不耐风揉”"藉"与"揉"在此处构成互文关系,共同传达出践踏、摧残的深层含义。梅花虽素有傲雪凌霜之姿,但究其本质仍是柔弱的花卉,终究难以抵御风雨的侵袭与蹂躏。这种脆弱性正是花之宿命的写照。由落梅的飘零境遇,作者思绪万千,引申出多重联想,使得文意表达呈现出委婉曲折的艺术效果。双关:“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难言处"概括了下阕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同时可能暗含着与作者个人经历相关的双重含义。设想一个静谧的良宵,清幽的月色洒落,映照出梅枝疏朗横斜的曼妙姿态。这姿态不仅展现出梅花的清雅俊逸,更仿佛传递着它飘零之后仍留存的一缕情思。借物抒情:“手种江梅更好”黄昏时分,词人见到自己亲手栽种的江梅,忽然感到欣慰。“更好”二字,既包含对梅花品格的赞赏,也暗含对自身孤独生活的自我安慰。用典:“何逊在扬州”由赏梅联想到南朝文人何逊迷恋梅花的事,何逊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情辞宛转、意味隽美,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的佳篇。李清照在此借用何逊之典,暗含自况——她与梅花、与何逊一样,都因孤独寂寞而对某种事物产生执着的寄托。

3. 分段赏析

词的开篇未直接提及主题,而是通过“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展开,描绘了一处幽静隐秘的居所。这一手法被古人称作“先盘远势”,即先营造开阔深远的抒情空间,再逐步引入主题。“小阁”指闺阁,是女子的生活空间;“闲窗”则暗示室内外环境的安静。这里的“藏”与“锁”形成了互文,既写春光与白昼被“藏”于小阁,“锁”于闲窗之内,又暗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与活力被幽闭在这狭小空间里。表面上是写环境之幽静,实则暗示其内心的寂寥。唐宋时期富贵之家的内室常与厅堂相连,而“小阁设画堂里侧”,进一步强化了封闭感。词人通过篆香燃尽、日影移至帘箔等细节,暗示时间的流逝,而黄昏将近,则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从“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意象,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是上层社会中富贵而安闲的妇女,但环境的过分冷清,也透露出其生活的孤寂。“手种江梅更好”是词意的关键转折,标志着词人从环境描写转向咏物抒情。黄昏时分,词人见到自己亲手栽种的江梅,忽然感到欣慰。“更好”二字,既包含对梅花品格的赞赏,也暗含对自身孤独生活的自我安慰。为何词人偏爱“手种江梅”?因它承载了词人的情感寄托。种花、赏花的过程中,自然引发对往昔的回忆,故而她不再需要登楼临水、刻意追求风月之景。此时,词人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由外在的赏景转向内心的观照。值得注意的是,词人在这里联想到南朝文人何逊的典故。何逊是梁代著名诗人,因酷爱梅花而写下《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其痴迷程度为后人称道。李清照在此借用何逊之典,暗含自况——她与梅花、与何逊一样,都因孤独寂寞而对某种事物产生执着的寄托。词人并未停留在对梅花的客观描写,而是通过它抒发人生感悟。“从来知韵胜”是对梅花形神兼备的最高赞美,但笔锋一转,写梅花命运多舛——“藉”与“揉”互文,暗指梅花虽娇弱,却难免遭受风雨摧残。由落梅之景,词人自然联想到古曲《梅花落》,这既是对眼前景象的联想,也是一种情感投射。落梅之凋零引发浓愁,难以排遣。但词人并未沉溺于哀伤,而是试图自我解脱:“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她认为,即使梅花凋谢,其精神与情感依然留存。“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这不仅写梅花即使在凋零后,其影仍存风韵,更象征一种精神品格——即便命运多舛,依然保持高洁、孤傲的姿态。词人在此赞美梅花的同时,也寄寓了自身的生命态度:在苦难中坚守自我,对人生仍保持乐观信念。

4. 作品点评

在这首咏梅词中,词人巧妙地通过物象来寄托情感,将自身身世之感自然融入对梅花的咏叹之中,其主观抒情的特点十分鲜明,实现了意境与情感的高度融合,达到了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让人难以分辨它究竟是单纯的咏物之作,还是词人借物进行的自我情感写照。与李清照那些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以及悲苦生活情绪的作品相类似,这首词在用词上十分精巧新颖,表意深沉委婉且曲折有致,情感表达细腻入微,音韵和谐优美且音调低沉婉转,极具女性情感细腻、表达柔美的特质,鲜明地体现出李清照基本的艺术风格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清照《双调忆王孙·赏荷》

下一篇:宋·李清照《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