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运经时又北游":我经历南行的时光后又开启北游之旅,
"最欣同气与同舟":最欣喜能与意气相投之人同乘一船。
"翻身民众开新史":翻身做主的民众正在书写崭新的历史,
"立国规模俟共谋":建立国家的规划等待众人共同谋划。
"篑土为山宁肯后":用一筐筐土来堆积成高山,我怎么肯落在后面呢,
"涓泉归海复何求":像涓涓细泉归向大海(投身事业)又还有什么别的追求?
"不贤识小原其分":我虽不贤但关注小事本是分内之事,
"言志奚须故自羞":抒发志向又何须故意感到羞愧呢。
现代作家、教育家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笔名有叶锦、斯提等,江苏苏州人。五四运动前参加新潮社,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全国性抗战期间曾主编《国文杂志》《开明少年》等。1949年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叶圣陶所作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纯净洗练,善于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摄取题材,冷静分析,深化开拓,反映社会底层妇女和儿童悲惨遭遇,同时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散文内容丰富,风格清新健美。教育上,他主张引导和启发的教学,对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汉语规范化有独到见解。茅盾认为他能够“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代表作有《火灾》《线下》《倪焕之》等。著有《叶圣陶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 分段赏析
“南运经时又北游,最欣同气与同舟”,开篇叙事,“南运”“北游”概括行程,“同气同舟”既写与同行者意气相投的欣喜,也暗喻众人共赴时代使命的联结,为全诗奠定“志同道合、共赴家国”的情感基调。“翻身民众开新史,立国规模俟共谋”,直面时代。“翻身民众”呼应社会变革,“开新史”彰显民众创造历史的力量;“立国规模”指向国家建设,“俟共谋”强调众人协作的重要性,传递出对时代使命的深刻认知与主动参与的热忱。“篑土为山宁肯后,涓泉归海复何求”,巧用比喻与用典。以“篑土为山”喻积累贡献、“涓泉归海”喻投身事业,“宁肯后”表不甘落后的决心,“复何求”显无私奉献的襟怀,将个人志向与家国建设紧密交融。“不贤识小原其分,言志奚须故自羞”,自谦又明志。“不贤识小”是自谦之辞,“原其分”强调关注小事、践行责任本是分内;“言志奚须羞”则直抒胸臆,鼓励同仁大胆抒发志向,展现出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