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无人叩竹扉":整日都没有人来敲响竹门,
"家鸡邻犬偶穿篱":家中的鸡和邻居家的狗偶尔会穿过篱笆。
"罗阶小雀亦忘机":排列在台阶上的小雀也毫无机巧之心。
"观钓颇逾垂钓趣":观赏钓鱼的乐趣远远超过亲自垂钓,
"种花何问看花谁":种下花朵又何必过问谁来欣赏。
"细推物理一凝思":细细推敲事物的道理,不禁陷入沉思。
现代作家、教育家
叶圣陶(1894~1988),现代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笔名有叶锦、斯提等,江苏苏州人。五四运动前参加新潮社,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全国性抗战期间曾主编《国文杂志》《开明少年》等。1949年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叶圣陶所作小说结构严谨,语言纯净洗练,善于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摄取题材,冷静分析,深化开拓,反映社会底层妇女和儿童悲惨遭遇,同时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散文内容丰富,风格清新健美。教育上,他主张引导和启发的教学,对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汉语规范化有独到见解。茅盾认为他能够“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代表作有《火灾》《线下》《倪焕之》等。著有《叶圣陶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 分段赏析
上阕“尽日无人叩竹扉,家鸡邻犬偶穿篱。罗阶小雀亦忘机”:开篇“尽日无人叩竹扉”,直接点明一整天都无人来打扰,“尽日”强调时间之久,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凸显出环境的安宁与闲适。“家鸡邻犬偶穿篱”,描绘出家鸡和邻居家的狗偶尔会穿过篱笆的画面,以动物的日常活动增添生活气息,这种不经意的场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随性与自在。“罗阶小雀亦忘机”,写台阶上的小雀毫无机巧之心,自在安然。“忘机”一词赋予小雀以人的情态,进一步烘托出此处环境的平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暗示词人内心的宁静淡泊。下阕“观钓颇逾垂钓趣,种花何问看花谁。细推物理一凝思”:“观钓颇逾垂钓趣”,词人认为观看钓鱼比亲自垂钓更有趣味,这一观点打破常规,暗示着一种超脱于实际行动、更注重内心体验的生活态度,即享受过程中的闲适与感悟,而非单纯追求结果。“种花何问看花谁”,种花何必在意谁来欣赏,体现出一种豁达、无私的心境,种花是为了享受种花本身的乐趣,是对自我内心的满足,而非为了取悦他人,反映出词人对生活纯粹本真的追求。“细推物理一凝思”,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词人由此深入思考事物的常理,将个人对生活片段的感悟上升到对哲理的思索,使整首词的意境得到升华,给读者留下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