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秦地的楼台映照着明月。
# 秦楼:指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的凤台。
"秦娥本是秦宫客":秦地的佳人本是秦宫的旧客。
# 秦娥:即弄玉,传说中乘凤升仙的女子。
"秦宫客":她曾是秦宫中的佳人。
"梦云风韵":有着如梦云般的风韵,
"借仙标格":借自仙子的标格。
"相从无计不如休":想要相伴却无计可施,如今她已离去,
"如今去也空相忆":如今她已离去,只能空自回忆。
"空相忆":空自回忆。
"尊前欢笑":酒樽前的欢声笑语,
# 尊前欢笑:指宴饮时的欢愉,与“梦中寻觅”形成现实与虚幻的对比。
"梦中寻觅":只能在梦中寻觅。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人词。介绍了词人所思念的女子秦娥,曾是秦宫之客,有着如梦云般的风韵和借自仙般的标格。营造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与无奈氛围,表达了对秦娥的眷恋与不能相伴的遗憾。
2. 写作手法
用典:“秦楼月。秦娥本是秦宫客”,引用了秦娥弄玉的典故。“秦楼”本是古代传说中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后成为指代女子居所或男女情事的经典意象;“秦娥”则常指秦地女子,亦泛指美貌佳人,如李白《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便以“秦娥”写思妇之情。此处“秦楼月”“秦娥本是秦宫客”,既借“秦楼”“秦宫”的古典背景为词营造出雅致的怀旧氛围,也以“秦娥”“秦宫客”暗指词中所忆之人曾有过如宫廷女子般的风姿,让“忆”的对象更具朦胧美感与历史纵深感,避免了直白抒情的浅白,也贴合了古典词牌“忆秦娥”本身承载的怀旧、相思基调。
3. 分段赏析
上片先营造出清寂的场景,引出“秦娥”这一核心人物。“秦娥本是秦宫客”重复强调她的身份,曾是秦宫中人,暗含对过往身份的追忆;“梦云风韵,借仙标格”则以“梦云”状其柔美风姿,“仙标格”喻其气质超凡,勾勒出一位兼具容貌之美与清逸气质的女子形象。下片转向情感抒发。“相从无计不如休”直述无法相伴的无奈,以“不如休”的决绝口吻,反衬内心的不舍;紧接着“如今去也空相忆”点明离别后的现实,只剩空自回忆,“空相忆”重复,强化了思念无果的怅惘。末句“尊前欢笑,梦中寻觅”以“尊前”与“梦中”对比:曾经的欢聚已随现实消散,只能在梦中追寻旧影,虚实交织间,将物是人非的遗憾与深切怀念推向高潮。
下一篇:宋·石孝友《更漏子·亸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