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在何许":心上的美人在何处,
"相望正悠悠":遥遥相望,思念悠长无尽。
"云窗雾阖":她仿佛在云雾缭绕的窗牖楼阁间,
# 云窗雾阖:一作云我雾窗。
"遥想宛在海中洲":又像远在海中的仙洲之上,只能在遐想中见其隐约身影。
"空对残云冷雨":空自对着残云冷雨,
"何限重山叠水":隔着无数重山叠水,
"一梦到无由":连梦中相见也无从实现。
"遗怨写红叶":把未说出口的怨愁写在红叶上随水漂流,
"薄幸记青楼":那薄情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年的青楼。
"金乌掷":太阳匆匆西落,
"玉蟾缺":月亮时圆时缺,
"物华休":美好的景物渐渐凋零。
"凤梧眢井":凤凰栖息的梧桐与枯井,
"一夜风露各惊秋":一夜之间被风霜寒露浸染,各自惊觉秋天的到来。
"唯有远山无赖":只有远处的山峦不知趣,
"淡扫一眉绿":像美人淡扫的眉黛般,
"特地向人愁":带着一片晴日里的绿意,却偏偏向人展露着愁绪。
"敛袂且归去":整理衣袖暂且归去,
"回首谩迟留":回头凝望时,终究还是枉自停留。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美人在何许,相望正悠悠”,以设问起笔,直抒对“美人”的思念。“在何许”点出不知美人所在的怅惘,“相望正悠悠”则以“悠悠”二字写出思念的绵长无尽,开篇便奠定深情遥望的基调。“云窗雾阖,遥想宛在海中洲”,承接思念,描绘想象中的美人居所。“云窗雾阖”以云雾缭绕的窗门,勾勒出朦胧缥缈的意境;“宛在海中洲”将美人居所比作海中仙岛,既写距离的遥远,又赋予美人超凡脱俗的气质,强化了追寻而不得的怅然。“空对残云冷雨,何限重山叠水,一梦到无由”,转写现实的阻隔与无奈。“残云冷雨”以凄清景物烘托心境,“重山叠水”点出路途的遥远艰险;“一梦到无由”则说连梦中相见都无法实现,“空对”“无由”等词层层递进,将思念不得的失落推向深处。“遗怨写红叶,薄幸记青楼”,借典故与回忆添愁绪。“写红叶”化用红叶题诗的典故,暗指曾有的情思与遗憾;“记青楼”“薄幸”则回忆往昔在青楼的交往与自身的愧疚,将思念与过往的恩怨交织,让愁情更添复杂滋味。下片“金乌掷,玉蟾缺,物华休”,以自然意象写时光流逝。“金乌”指太阳,“玉蟾”指月亮,“掷”“缺”写出日月交替、时光飞逝;“物华休”点明景物凋零,借自然的兴衰变化,暗喻人事的变迁与美好时光的逝去。“凤梧眢井,一夜风露各惊秋”,续写秋景的凄清与心境的触动。“凤梧”指梧桐,“眢井”指枯井,秋风中梧桐叶落、枯井寂寥;“一夜风露各惊秋”以“惊秋”写出一夜之间秋风露起,满是萧瑟之感,景中含情,尽显秋意带来的凄凉。“唯有远山无赖,淡扫一眉晴绿,特地向人愁”,以远山拟人,深化愁绪。“无赖”赋予远山顽皮而不解人意的情态,“淡扫一眉晴绿”描绘远山如眉黛般的青翠;“特地向人愁”则说远山仿佛特意对着人展露愁态,将人的愁情投射到景物之上,情景交融,愁绪更浓。结尾“敛袂且归去,回首谩迟留”,以行动收束全篇,写无奈中的离去。“敛袂归去”表整理衣袖准备离开的决绝,“回首谩迟留”则写回头张望却只能徒劳停留,“谩”字含“徒然”之意,将思念不得、不得不离去的无奈与不舍尽显无遗。
上一篇:宋·石孝友《好事近·微雨洒芳尘》
下一篇:宋·石孝友《忆秦娥·秦楼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