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yíng
西
lái
sòng
xíng

朝代:宋作者:石孝友浏览量:1
yíng
西
lái
sòng
xíng
duī
duī
duǎn
cháng
tíng
rén
cán
jiǔ
néng
xǐng
yān
rǎn
shān
cuì
shuāng
diāo
qiū
dān
qīng
píng
shuí
xiě
yín
píng

译文

迎来送往的客人不断西来东去。长短亭台层层叠叠排列分明。残留的酒意让人昏沉难醒。暮色中的山峦被烟雾笼罩,泛着紫翠色的朦胧光影,秋霜打落的树叶又染上红黄丹青。这般景色该由谁绘入银屏留驻。

逐句剖析

"迎客西来送客行":迎来送往的客人不断西来东去。

"堆堆历历短长亭":长短亭台层层叠叠排列分明。

"殢人残酒不能醒":残留的酒意让人昏沉难醒。

"烟染暮山浮紫翠":暮色中的山峦被烟雾笼罩,泛着紫翠色的朦胧光影,

"霜凋秋叶复丹青":秋霜打落的树叶又染上红黄丹青。

"凭谁图写入银屏":这般景色该由谁绘入银屏留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迎客西来送客行》是宋代词人石孝友创作的词作。一说为宋代陈三聘所作。此词上片聚焦送别场景,以“迎客西来送客行”展现人际往来的流动感,“堆堆历历短长亭”通过密集的亭台意象强化旅途羁旅的漫长感,末句“殢人残酒不能醒”则流露出行役倦意与离愁别绪交织的怅惘心境。下片转为山水写生,“烟染暮山浮紫翠”与“霜凋秋叶复丹青”构成色彩浓烈的秋景图卷,既呈现自然界的斑斓层次,又暗含盛衰交替的哲思,结句“凭谁图写入银屏”更将眼前之景升华为可堪珍藏的艺术品。全词以白描手法勾勒行旅与自然双重画卷,语言凝练而意境悠远,在工整词境中寄寓人生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迎客西来送客行”一句开篇点题,直陈迎来送往的场景。简单直白的表述,却生动地勾勒出生活中频繁经历的离别与相逢画面,让读者瞬间置身于那种人来人往的情境之中,奠定了整首词的送别基调。​“堆堆历历短长亭”进一步描绘送别之地的环境。“堆堆历历”以叠词的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也突出了短长亭数量之多、分布之广,而短长亭在古代诗词中本就是送别、羁旅的重要意象,它们静静地见证着无数的离别,这里借其来强化送别氛围,使读者更能体会到离别的频繁与伤感。​“殢人残酒不能醒”则转向对人物状态的刻画。“殢人”一词写出了主人公被离愁别绪所纠缠的模样,“残酒不能醒”表明主人公此前饮酒,试图借酒消愁,可如今酒意残存,却仍无法从离别的愁苦中清醒过来,侧面烘托出其内心忧愁之深,难以排解。​下片“烟染暮山浮紫翠”是对傍晚山间景色的描写。“烟染”二字,将山间烟雾缭绕的朦胧感形象地表现出来,仿若烟雾为暮山染上了色彩;“浮紫翠”描绘出暮山在烟雾笼罩下,呈现出若有若无的紫翠之色,色彩斑斓,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霜凋秋叶复丹青”重点描写秋天的树叶。“霜凋”点明季节是秋季,寒霜使得树叶凋零,而“复丹青”则展现出秋叶经霜后,色彩变得丰富绚丽,犹如一幅丹青画。此句通过对秋叶色彩变化的描写,体现出秋天独特的魅力,也暗示时光的流逝。​“凭谁图写入银屏”是作者发出的感慨。面对眼前如此美丽的秋景,作者不禁希望能有人将其画下来,写入银屏之中留存。这一结尾,既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珍视,又从侧面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怅惘,无人与自己一同欣赏这般美景,只能寄望于将其描绘下来,让这份美好得以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石孝友《西江月·拽尽风流露布》

下一篇:宋·石孝友《谒金门·山雨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