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sòng
zhāng
zuǒ

朝代:宋作者:石孝友浏览量:1
jūn
ēn
jiǔ
dǐng
zhòng
chén
mìng
háo
qīng
chū
shēn
shì
zhǔ
gāng
shèn
zuò
píng
míng
lǎo
què
西
shān
wēi
jué
xián
sǔn
nán
chuāng
sōng
xiū
hàn
gōng
qīng
chái
láng
gǎn
héng
dào
cǎo
yào
zhī
míng
qiū
rén
yòu
ruò
wéi
qíng
cháng
shā
zài
fēng
sòng
cháo
shēng
zhào
què
xún
guī
huī
zhǔ
tán
shí
shì
jiǔ
qiě
pín
qīng
piàn
shí
yuè
qiān
bàn
jūn
xíng

译文

君王的恩宠像九鼎一样厚重,臣子的性命像一根毫毛一样轻微。出仕侍奉君主,性格过于刚直,遇到不平之事就要发声。西山的薇蕨已经老去,南窗下的松树和菊花被闲置损坏,让汉代的公卿们都感到羞愧。豺狼竟敢横在道路上,草木也要有自己的名声。秋天已经一片素白,人又要离去,叫人怎能承受这离情。长沙在哪里,风声送来傍晚潮水呜咽的声音。划起船桨寻找回去的路,挥动拂尘示意不要谈论时事,有酒就姑且频频举杯畅饮。一片古时候的明月,千里迢迢陪伴着您前行。

逐句剖析

"君恩九鼎重":君王的恩宠像九鼎一样厚重,

"臣命一毫轻":臣子的性命像一根毫毛一样轻微。

"出身事主":出仕侍奉君主,

"刚甚须作不平鸣":性格过于刚直,遇到不平之事就要发声。

"老却西山薇蕨":西山的薇蕨已经老去,

"闲损南窗松菊":南窗下的松树和菊花被闲置损坏,

"羞死汉公卿":让汉代的公卿们都感到羞愧。

"豺狼敢横道":豺狼竟敢横在道路上,

"草木要知名":草木也要有自己的名声。

"秋已素":秋天已经一片素白,

"人又去":人又要离去,

"若为情":叫人怎能承受这离情。

"长沙何在":长沙在哪里,

"风送呜咽暮潮声":风声送来傍晚潮水呜咽的声音。

"举棹却寻归路":划起船桨寻找回去的路,

"挥麈莫谈时事":挥动拂尘示意不要谈论时事,

"得酒且频倾":有酒就姑且频频举杯畅饮。

"一片古时月":一片古时候的明月,

"千里伴君行":千里迢迢陪伴着您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送张左司》是宋代石孝友创作的一首词。上片抒发对君臣关系的感慨,表达刚直不屈的态度及对时局的不满;下片写秋日送别友人的不舍,既流露离别之情,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以明月伴行寄托牵挂。全词将个人情感与对世事的感触相融,语言沉郁,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此句以对比手法,写出君恩厚重如九鼎,臣命轻微如一根毫毛,鲜明地展现了君臣地位的悬殊。开篇即点出这种不平等,为下文抒发不平之情埋下伏笔,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直接表达自己出仕侍奉君主,因性格刚直,见不平之事就要发声。体现了作者刚正不阿的品性,也流露出对现实中不平之事的愤懑,情感强烈而直接。​“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前两句借典故和意象,写隐居之物被闲置,后句直指汉公卿应感到羞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朝廷官员的讽刺,暗含对现实的不满。​“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以“豺狼横道”比喻恶人当道,“草木要知名”则表达了即使是草木也要有自己的名声。抒发了对时局混乱的愤懑,以及坚守自身品格的决心。​下片:​“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点明时节已是深秋,友人又要离去,发出“若为情”的感慨。简洁的语句道出了秋日送别时的不舍之情,情感真挚自然。​“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问长沙在何处,又写风送来呜咽的暮潮声。借暮潮的呜咽之声,烘托出送别时的悲凉氛围,抒发了对友人远去的牵挂与内心的愁绪。​“举棹却寻归路,挥麈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写友人乘舟归去,劝勉莫谈时事,唯有频频饮酒。既体现了送别友人的无奈,又暗含对时事的不满与避谈的态度,情感复杂。​“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以古时的明月会陪伴友人远行千里作结,将对友人的牵挂寄托于明月,让情感得以延续,意境悠远,余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石孝友《卜算子·孟抚干岁寒三友屏风》

下一篇:宋·石孝友《鹧鸪天·别后应怜信息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