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九鼎重":君王的恩宠像九鼎一样厚重,
"臣命一毫轻":臣子的性命像一根毫毛一样轻微。
"出身事主":出仕侍奉君主,
"刚甚须作不平鸣":性格过于刚直,遇到不平之事就要发声。
"老却西山薇蕨":西山的薇蕨已经老去,
"闲损南窗松菊":南窗下的松树和菊花被闲置损坏,
"羞死汉公卿":让汉代的公卿们都感到羞愧。
"豺狼敢横道":豺狼竟敢横在道路上,
"草木要知名":草木也要有自己的名声。
"秋已素":秋天已经一片素白,
"人又去":人又要离去,
"若为情":叫人怎能承受这离情。
"长沙何在":长沙在哪里,
"风送呜咽暮潮声":风声送来傍晚潮水呜咽的声音。
"举棹却寻归路":划起船桨寻找回去的路,
"挥麈莫谈时事":挥动拂尘示意不要谈论时事,
"得酒且频倾":有酒就姑且频频举杯畅饮。
"一片古时月":一片古时候的明月,
"千里伴君行":千里迢迢陪伴着您前行。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1. 分段赏析
上片:“君恩九鼎重,臣命一毫轻”此句以对比手法,写出君恩厚重如九鼎,臣命轻微如一根毫毛,鲜明地展现了君臣地位的悬殊。开篇即点出这种不平等,为下文抒发不平之情埋下伏笔,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出身事主,刚甚须作不平鸣”直接表达自己出仕侍奉君主,因性格刚直,见不平之事就要发声。体现了作者刚正不阿的品性,也流露出对现实中不平之事的愤懑,情感强烈而直接。“老却西山薇蕨,闲损南窗松菊,羞死汉公卿”前两句借典故和意象,写隐居之物被闲置,后句直指汉公卿应感到羞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朝廷官员的讽刺,暗含对现实的不满。“豺狼敢横道,草木要知名”以“豺狼横道”比喻恶人当道,“草木要知名”则表达了即使是草木也要有自己的名声。抒发了对时局混乱的愤懑,以及坚守自身品格的决心。下片:“秋已素,人又去,若为情”点明时节已是深秋,友人又要离去,发出“若为情”的感慨。简洁的语句道出了秋日送别时的不舍之情,情感真挚自然。“长沙何在,风送呜咽暮潮声”问长沙在何处,又写风送来呜咽的暮潮声。借暮潮的呜咽之声,烘托出送别时的悲凉氛围,抒发了对友人远去的牵挂与内心的愁绪。“举棹却寻归路,挥麈莫谈时事,得酒且频倾”写友人乘舟归去,劝勉莫谈时事,唯有频频饮酒。既体现了送别友人的无奈,又暗含对时事的不满与避谈的态度,情感复杂。“一片古时月,千里伴君行”以古时的明月会陪伴友人远行千里作结,将对友人的牵挂寄托于明月,让情感得以延续,意境悠远,余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