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恨这风儿":好恨这风啊,
"催俺分离":催促我们分离!
"船儿吹得去如飞":既然你能把船儿吹得像张了翅膀一样飞去,
"因甚眉儿吹不展":那你又为什么不把我的眉结吹散,
"叵耐风儿":你这可恨的风啊!
# 叵耐:本指“不可耐”之义,这里含有“可恨”之意。
"不是这船儿":若不是偌大一个船儿,
"载起相思":自己这一腔相思怎能装得下、载得起?
"船儿若念我孤恓":船儿若真念我烦恼孤寂,
# 孤恓:寂寞凄凉;悲伤。
"载取人人篷底睡":何不把那个人儿也一起带来与我共眠在一个船篷下呢。
"感谢风儿":我会感谢你这风!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属于宋词中的小令,也是一首爱情离别词。全词围绕“风”与“船”展开,通过埋怨风、感谢船等情感表达,描绘了词人在离别途中的复杂心境,倾诉了与恋人分离的愁苦以及对恋人的思念。
2. 写作手法
夸张:“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一句巧妙运用夸张手法,将无形的“相思”具象化。“相思”作为一种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本难以用具体的事物来衡量或承载。然而词人却别出心裁,用“载起”这一具有实际动作感的词汇来描述船与相思的关系。拟人:“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开篇,直接将“风儿”塑造成一个强行拆散恋人的“罪魁祸首”,赋予其能够主宰分离的意志与行为。“催”字生动地把风儿当作一个知晓人情、故意为之的对象,仿佛它有意要让词人与其心上人分离。“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进一步质问风儿,为何能吹着船儿飞速离去,却吹不展自己紧锁的眉头,将风儿拟人化为一个能够感知情绪、却又故意不帮助自己的存在。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表达,词人将心中对分离的怨恨、不满和无奈,全都发泄在了“风儿”身上,让无形的离别之苦变得具体可感。
3. 分段赏析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初读此句,仿若市井俚语脱口而出,然而细细品味,却能洞察到其中蕴含的深沉情韵。事实上,真正促使词人与其恋人分离的绝非自然界的风,词人将离别的怅惘归咎于风,恰似《西厢记》中崔莺莺长亭送别张生时“怨归去得疾”的慨叹,是借外物以抒发内心对离别的不舍与怨怼。这就如同人们在辗转难眠时,常将缘由怪罪于枕头歪斜,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表达,实则是以诙谐风趣的方式,将难以言说的离别之痛娓娓道来,别具一番艺术风味。紧接着的三句“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顺势承接对“风儿”的埋怨,词意层层递进,愈发妙趣横生。词人嗔怪道:既然风儿有能力将船儿吹得疾行如飞,仿若插上了翅膀,为何却无法吹散自己紧蹙的眉结?此处巧妙地从侧面暗示了词人愁绪之深、容颜之戚。要知道,眉间的郁结,本质上是词人内心离愁别绪的外化呈现。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可词人并未直言自己深陷离别痛苦而难以自拔,反而将矛头指向毫不相干的“风儿”,这番“怪语”与“奇想”,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词人在离愁的重压下,情感近乎“变态”的生动写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怨天尤人”的苦恼之深,也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其被离愁扭曲的心境,这种独特的表达手法,无疑为词作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上片以“风”起笔,顺势关联到“船”,而到了下片,词人则直接以船儿为切入点,展开了更为丰富且细腻的情感铺陈。“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此句抛出疑问,暗含着一层深意:若不是这偌大的船儿,自己这满腔浓烈的相思又怎能承载得起?在这里,词人运用形象化的艺术手法,将无形的“相思”赋予重量,夸张地将其比作巨石。强调唯有船儿方可装载,由此,“相思”之沉重、浓烈便不言而喻,词人对恋人的思念之深也得以具象化呈现。在“感谢”船儿承载相思之后,词人的情感进一步迸发,向船儿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请求:“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意思是,既然船儿已然帮自己承载了相思之情,那就干脆将好事做到底——倘若船儿真的体谅自己的孤寂愁苦,何不再将恋人载来,让二人能在同一船篷下相依相偎、共诉衷肠?然而,仅凭船儿之力尚不足以实现这一愿望,于是词人又将期盼寄托于“风神”,期望风能刮起一阵奇异之风,将恋人从远方的岸边迅速带到自己身旁。如此一来,词人方能如愿以偿,故而欣喜地高呼“感谢风儿”!这一系列情感的跌宕起伏,从对船儿的感激、请求,再到对风儿的期盼与感谢,环环相扣,生动地展现出词人在离别相思中的复杂心境与美好期许,使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更加丰满立体,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全篇在布局上精巧规整,结构呈现出匀称之美。词人抒写离情,却将情感巧妙融入景致之中,情景相互交融、锤炼,言外之意独具匠心,别开生面。此词的风格兼具哀感缠绵与清壮婉丽之态,哀婉的情思中透着清劲,绮丽的笔触下藏着壮阔,令人回味无穷。
上一篇:宋·石孝友《更漏子·亸吟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