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o
shì
jìn
·
·
wēi
fāng
chén

朝代:宋作者:石孝友浏览量:1
wēi
fāng
chén
yùn
zào
rén
chūn
wén
dào
mèng
yún
lóu
wài
zhèng
xiǎo
táo
huā
yīn
qín
liú
zuì
fán
zhī
zūn
qián
dài
xián
zhé
zhǔn
luàn
hóng
shēn
chù
huà
shuāng
dié

译文

细雨洒落在芳香的尘土上,酝酿出惹人喜爱的春色。听说梦云楼外面,正是小桃花开放的时候。情意恳切地留住最繁茂的花枝,等空闲时在酒桌前折取。打算在落花遍地的深处,化作一对蝴蝶。

逐句剖析

"微雨洒芳尘":细雨洒落在芳香的尘土上,

"酝造可人春色":酝酿出惹人喜爱的春色。

"闻道梦云楼外":听说梦云楼外面,

"正小桃花发":正是小桃花开放的时候。

"殷勤留取最繁枝":情意恳切地留住最繁茂的花枝,

"樽前待闲折":等空闲时在酒桌前折取。

"准拟乱红深处":打算在落花遍地的深处,

"化一双蝴蝶":化作一对蝴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好事近・微雨洒芳尘》是南宋词人石孝友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以“微雨洒芳尘”起笔,描绘微雨滋润大地的春日景象,展现出万物复苏的生机;下片以“小桃花发”等意象层层递进,最终以“化一双蝴蝶”的浪漫想象收尾,抒发了对自然美色的眷恋与超脱尘世的向往。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浪漫的想象,勾勒出春日的美好景致以及词人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好事近・微雨洒芳尘》创作于南宋婉约词风盛行之时。词人以细腻笔触捕捉春雨初停的瞬间景致,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人生感悟,让词作既含春日的清新之美,又藏着对生活的深切体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描绘了微雨润泽大地的春日景象,全词以“微雨洒芳尘”起笔,勾勒出春雨浸润下万物复苏的画面,继而以“小桃花发”等意象层层递进,最终以“化一双蝴蝶”的浪漫想象收尾,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色的眷恋。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上片“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实写眼前微雨滋润、春色怡人的景象;“闻道梦云楼外,正小桃花发”则以“闻道”引出听闻的楼外桃花绽放之景,属虚写,虚实结合拓展了春日景致的层次。想象:“准拟乱红深处,化一双蝴蝶”运用了想象,词人设想自己在落花遍地的深处化作一对蝴蝶,以浪漫的想象抒发对春景的眷恋。意象组合:“微雨”“芳尘”“春色”“梦云楼”“小桃花”等意象组合,勾勒出春雨滋润、桃花绽放的春日图景,“乱红”“蝴蝶”则组合成落花纷飞中蝶影翩跹的画面,层层递进地展现春日之美。化用:“准拟乱红深处,化一双蝴蝶”化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将对美好爱情的期许融入蝴蝶意象中,既保留了原典中物我相融的空灵意境,又赋予其男女相守的浪漫内涵。

3. 分段赏析

上片:第一句“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开篇实写眼前之景。微雨轻轻洒落在芳香的尘土上,酝酿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春日景色。“洒”字写出雨的轻柔,“酝造”一词将春雨拟人化,仿佛春雨在精心酿造这美好的春色,“可人”则直接点出春色的宜人,短短两句,便勾勒出清新温润的春日氛围。第二句“闻道梦云楼外,正小桃花发”,由眼前之景转向听闻之景。“闻道”二字表明楼外小桃花绽放的景象是听说的,虽非亲见,却通过想象展现出桃花盛开的美好,既拓展了春日景致的空间,又为下文的折花之意埋下伏笔,透着对春景的无限向往。下片:第一句“殷勤留取最繁枝,樽前待闲折”,承接上文的桃花之景,写词人的心愿。“殷勤留取”显出对桃花的珍视,“最繁枝”点明要留住开得最盛的花枝,“樽前待闲折”则描绘出计划在酒樽前悠闲折花赏玩的情景,细腻地流露出对春景的眷恋与享受春光的闲情。第二句“准拟乱红深处,化一双蝴蝶”,以浪漫的想象作结。“准拟”是打算、想要的意思,词人想在落花纷飞的深处,化作一对蝴蝶。这一想象既契合春日落花的景致,又充满了浪漫情怀,将对春色的喜爱推向极致,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石孝友《醉落魄/一斛珠》

下一篇:宋·石孝友《水调歌头·美人在何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