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jiǎ
shēn
shòu
寿
shǔ
kǔn

朝代:宋作者:李曾伯浏览量:1
tiān
kūn
wéi
fán
lái
cóng
nán
dǒu
biān
cái
dìng
cōng
cōng
sài
shàng
yǒng
wēi
yín
liǔ
shǎo
jiè
biān
lín
wàng
jiào
zhī
tiān
xià
fēng
yún
shǒu
tīng
mín
zhēng
shuō
jìn
nián
qián
cháo
yǒu
píng
ān
shū
cháng
zhòu
jiā
jìng
shēng
zòu
西
yuè
ǒu
huā
shí
hòu
dài
yàn
mén
guān
dài
liǎo
guī
lái
lín
dān
qīng
jiù
fàng
shǔ
shān
wàn
diǎn
zūn
léi
wèi
jūn
shòu
寿

译文

上天眷顾西南大地,祥瑞的紫气、从南斗星方向降临人间。战事初定,您匆忙奔赴北疆边塞,却仍不忘吟诗作赋寄情山水。百姓们像久旱盼甘霖一样期盼着您能带来朝廷的恩泽,更期待您拥有掌控天下局势的雄才大略。听百姓们都在说、近年来好像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好局面,前朝可能有,但总不如现在。这太平岁月里,夜晚宁静美好,白天也悠长安逸。号角声停息,笙歌处处闻。记得西湖五月,荷花盛开的时节。待您完成镇守雁门关的使命,定能像汉代功臣般名留麒麟阁。愿将蜀地万重山色倾入酒杯,为您献上最诚挚的祝寿之词。

逐句剖析

"天顾坤维":上天眷顾西南大地,

# 坤维:地。

"烦紫气、":祥瑞的紫气、

"来从南斗":从南斗星方向降临人间。

"鞭才定":战事初定,

"匆匆塞上":您匆忙奔赴北疆边塞,

"咏薇吟柳":却仍不忘吟诗作赋寄情山水。

"少借日边霖雨望":百姓们像久旱盼甘霖一样期盼着您能带来朝廷的恩泽,

# 日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后喻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

"教知天下风云手":更期待您拥有掌控天下局势的雄才大略。

# 风云手:喻高才卓识的人。

"听吾民、":听百姓们都在说、

"争说近年无":近年来好像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好局面,

"前朝有":前朝可能有,但总不如现在。

"平安夜":这太平岁月里,夜晚宁静美好,

"舒长昼":白天也悠长安逸。

"笳鼓静":号角声停息,

# 笳鼓:此谓大功告成,凯歌归来。

"笙歌奏":笙歌处处闻。

"记西湖五月":记得西湖五月,

"藕花时候":荷花盛开的时节。

"待把雁门冠带了":待您完成镇守雁门关的使命,

"归来麟阁丹青旧":定能像汉代功臣般名留麒麟阁。

"放蜀山、万点入樽罍":愿将蜀地万重山色倾入酒杯,

"为君寿":为您献上最诚挚的祝寿之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甲申寿蜀阃》是宋代词人李曾伯创作的祝寿词作。此词以蜀地军事统帅寿辰为背景,上片赞颂将领功绩与民生安乐,起笔“天顾坤维”暗含天命所归之意,通过“鞭才定”“塞上吟薇”等意象,既写边塞军务之劳顿,又见儒将文采之风流;“日边霖雨”“天下风云”等语,既赞颂其治国安邦之才,又暗含对时局稳定的期许。下片转写庆典场景,“平安夜”“笙歌奏”烘托祥和氛围,追忆“西湖五月”之闲适,与“雁门冠带”的军旅生涯形成对照,尾句“万点蜀山入樽”以壮阔自然景象为寿,兼具豪迈气韵与地域特色。全词融军旅豪情与祝寿雅意于一体,在颂扬边防稳固、百姓安乐的同时,亦流露对功成身退的向往,语言雄健典丽,意象苍茫开阔,展现了南宋豪放词风与祝颂文学的独特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以天象起兴,“坤维”指蜀地疆域,“紫气”象征祥瑞之气,“南斗”对应星宿分野,暗含天命所归之意。动词“顾”“烦”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格化色彩,将蜀地受天眷顾的地理特质与福泽意象结合,为全词奠定庄重颂扬基调。“鞭才定,匆匆塞上,咏薇吟柳。”“鞭”字暗含军事行动的刚劲,“才定”与“匆匆”形成张力,既赞颂将领迅速平定边患的功绩,又以“咏薇吟柳暗示其文韬武略兼备。“少借日边霖雨望,教知天下风云手。”“日边霖雨”,喻指帝王恩泽与治国之才;“风云手”暗含经纶济世之能。此句以祈使句式表达对将领治国能力的期许,凸显其政治才干。“听吾民、争说近年无,前朝有。”“争说”二字以民众口碑形成强烈对比,通过否定性表述“近年无”与肯定性历史参照“前朝有”,采用反衬手法突出当下治世难得,暗含对时局隐忧与对将领守成能力的信任。“平安夜,舒长昼。笳鼓静,笙歌奏。”四组三字短句构成工整对仗,前两句以时间维度展现和平的延续,后两句以感官维度描绘军民同乐场景。声画结合强化盛世图景。“记西湖五月,藕花时候。”“西湖”借指临安皇城,“藕花”即荷花,既暗含对中原故都的追忆,又以“五月”盛景隐喻当下治世繁荣。“待把雁门冠带了,归来麟阁丹青旧。”“雁门”代指边关战事,“麟阁”用汉武帝建麒麟阁绘功臣像典故,通过假设句式,既表达对早日结束战事的期盼,又以“丹青旧”暗含功成身退、青史留名的传统价值观。“放蜀山、万点入樽罍,为君寿。”结句以奇崛想象收束,“蜀山万点”化实景为酒器中倒映的群峰,突破空间限制。动词“放”与量词“万点”形成壮阔意象,将祝寿主题升华为天地共庆的豪迈意境,完成从个人颂扬到家国情怀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曾伯《题千山观》

下一篇:宋·李曾伯《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