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xiāng
yáng
jié

朝代:宋作者:李曾伯浏览量:1
qiān
xiāng
yáng
tiān
kěn
zhī
jīng
chén
suàn
dìng
huí
sān
zǎi
xīn
jiān
láng
wěn
gān
chūn
shào
yòu
hán
tān
xiàng
xià
zhōu
sǎo
qún
sān
jūn
lián
shuài
shì
bīng
zhōu
bīn
zuǒ
yǒu
yōng
qiū
lài
yīn
rén
chéng
shì
tóng
xīn
què
jiàn
shuō
chén
shī
sān
shí
tóu
ān
wěi
jiǎ
shān
dài
lǎo
chén
wèi
zuò
xiàn
fán
míng
chán
zhū
shí

译文

千古以来的襄阳,上天怎么肯、把它交给荆棘。朝廷的谋略确定、谋划经营三年,使城防焕然一新、坚固无比。敌人像狼一样贪婪凶残,不甘心在春季战斗中受挫失败,又驱使骑兵踏过寒滩入侵。向着下游的州郡、一鼓作气扫平众多胡敌,凭借的是三军的力量。这位地方高级军事长官,在并州建立功绩的人。幕僚助手之中,像雍丘祖逖那样的才能。依靠众人成事,齐心协力击退敌人。听说敌人的尸体绵延三十里,丢弃的马鞍和铠甲堆积如山。等老臣我、为这次胜利作岘樊铭,刻在石头上。

逐句剖析

"千古襄阳":千古以来的襄阳,

"天岂肯、":上天怎么肯、

"付之荆棘":把它交给荆棘。

"宸算定、":朝廷的谋略确定、

"图回三载":谋划经营三年,

"一新坚壁":使城防焕然一新、坚固无比。

"狼吻不甘春哨衄":敌人像狼一样贪婪凶残,不甘心在春季战斗中受挫失败,

"马蹄又踏寒滩入":又驱使骑兵踏过寒滩入侵。

"向下洲、":向着下游的州郡、

"一鼓扫群胡":一鼓作气扫平众多胡敌,

"三军力":凭借的是三军的力量。

"连帅是":这位地方高级军事长官,

"并州绩":在并州建立功绩的人。

"宾佐有":幕僚助手之中,

"雍丘逖":像雍丘祖逖那样的才能。

"赖因人成事":依靠众人成事,

"同心却敌":齐心协力击退敌人。

"见说陈尸三十里":听说敌人的尸体绵延三十里,

"投鞍委甲如山积":丢弃的马鞍和铠甲堆积如山。

"待老臣、":等老臣我、

"为作岘樊铭":为这次胜利作岘樊铭,

"劖诸石":刻在石头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得襄阳捷》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词,以襄阳大捷为背景,歌颂宋军将士的英勇战绩。上阕以“千古襄阳”起笔,强调襄阳战略地位,通过“狼吻不甘”“马蹄踏寒”等意象展现敌我交锋的激烈;下阕具体描写连帅、宾佐等将士同心抗敌的壮举,“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等句以夸张手法渲染战果辉煌。结尾用“岘樊铭”典故,表达要将这场胜利铭刻于石的豪情。全词气势雄浑,语言铿锵有力,既展现了宋军将领群体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作者对抗金胜利的振奋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反映战争胜利的词。全词生动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与辉煌胜利,​​热烈赞颂了将士们同心抗敌的英勇精神,并抒发了作者刻石纪功、永铭民族胜利的深沉爱国豪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末句“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运用了勒石刻铭的典故。岘山、樊山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词人以“老臣”自称,表示要像为岘山、樊山作铭文一样,将此次襄阳大捷的功绩刻在石头上,让后人永远铭记。这一典故的运用,不仅体现了词人对这次胜利的重视和自豪,也寄托了他对胜利成果长久纪念的诉求,同时增添了词作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对比:“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一句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狼吻”代指敌人,形象地展现出敌人的凶残和贪婪。“春哨衄”表明敌人在春天的一次侵扰中遭受挫败,然而“不甘”二字却凸显出敌人不甘失败、妄图卷土重来的凶狠与顽固。“马蹄又踏寒滩入”描绘出敌人不顾艰难,在寒冷荒僻的环境下再次入侵的场景,“寒滩”不仅点明了入侵环境的恶劣,更强调了敌人入侵的气势汹汹。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句突出敌人的失败,后句展现其再次进犯的态势,既表现出敌人的顽固不化,也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的激烈与反复,为下文宋军“一鼓扫群胡”的英勇抗敌做了有力的铺垫。

3. 分段赏析

上阕“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先表明襄阳战略地位重要,不应被敌军占据。接着写朝廷谋划三年加固城防,再描述军队作战勇猛,一鼓作气击败敌军,展现战争胜利的过程,体现朝廷决策与军队的力量。下阕“连帅是,并州绩。宾佐有,雍丘逖。赖阴人成事,同心却敌。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待老臣、为作岘樊铭,劖诸石”,赞美连帅和宾佐的功绩,强调众人同心抗敌。描绘敌军惨败场景,最后表达自己要为此次大捷作铭刻石的决心,抒发对胜利的喜悦与对铭记战功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曾伯《归善权谢福岩》

下一篇:宋·李曾伯《代蜀总过沔宴制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