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层云气可干":指点着层叠翻涌的云气,仿佛在呼唤远方的山峦,
# 可:一作阿。
"官身浩叹不如闲":身居官职的我长叹一声,倒不如闲居之人自在悠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多少次在落日余晖中吟诗追忆古人,
"一半春风酒破悭":一半的春日时光借酒意消解了愁绪的吝啬。
"许我婆娑从白发":请允许我白发之年仍能舒展身姿自在舞动,
"于人妩媚有青山":而世人眼中值得倾慕的,唯有青山那妩媚动人的姿态。
"前身王粲重拈笔":我前世若为王粲,定要重拾笔端再赋新篇,
"惜欠胡床著席间":只可惜无缘与他共坐胡床、对饮席间。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指点层云气可干,官身浩叹不如闲”,“指点”指客人指点云气缭绕的山峦,“层云”暗喻世事纷繁;“可干”原为鲜卑语“兄长”,此处或借指层叠山峦。“浩叹”直抒诗人对官场身不由己的感慨。开篇以壮阔云山起笔,却突转“不如闲”的喟叹,形成反差。诗人借自然之永恒反衬宦海浮沉的短暂,暗含对功名束缚的厌倦。颔联“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落日怀古”呼应王粲《登楼赋》的时空苍茫感;“破悭”指酒破除愁绪的吝啬。落日与春风构成时空交织的画面:落日触发历史兴亡之思(如三国战场),春风与酒则象征超脱现实的洒脱。诗人以“几回”“一半”量化情感,凸显对现实的疏离。颈联“许我婆娑从白发,于人妩媚有青山”,“婆娑”形容醉态或闲适姿态,“妩媚”拟人化青山,赋予其灵性。此联以对比手法展现理想与现实的割裂:诗人渴望白发之年仍能自由舒展,而世人眼中唯有青山值得倾慕。实则暗含对官场虚伪的批判。尾联“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前身王粲”自比东汉末年登楼作赋的王粲,暗示怀才不遇;“胡床”为可折叠坐具,象征文人雅集。末句以“惜欠”收束,既表达对王粲文采的追慕,又暗含未能与古人共饮的遗憾。全诗以历史文人的孤独自况,深化了仕隐矛盾的抒情主题。
上一篇:宋·李曾伯《离颍州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