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有几中秋":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中秋佳节呢。
"人自多愁":人自己满怀忧愁,
"月又何愁":月亮又有什么忧愁呢。
"老娥今夜为谁羞":老月中嫦娥今晚是在为谁害羞呢,
# 老娥:指月。
"云意悠悠":天上的云彩悠悠,
"雨意悠悠":雨意也悠悠。
"自怜踪迹等萍浮":可怜自己的行迹如同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去岁荆州":去年还在荆州,
"今岁渝州":今年又到了渝州。
"可人谁与共斯楼":有谁能与我一起在这楼上共赏这美好时光呢,
"归去休休":还是回去吧,
"睡去休休":去睡觉吧。
南宋文学家
李曾伯(1198~1268),南宋文学家。字长孺,号可斋,怀州(今河南沁阳)人,侨居嘉兴(今属浙江)。宝祐中赐同进士出身,进观文殿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后为贾似道所嫉落职。李曾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词,虽多贺寿应酬之作,但风格豪壮,境界开阔,自称“愿学稼轩翁”,风貌似辛弃疾,但议论过多,不免流于粗豪。其文多为应世之作,集中多奏、疏等。著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8卷、《续稿后》12卷。
1. 分段赏析
上片“人生能有几中秋。”首句直接点明主题,感慨人生中秋佳节的稀少,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为全词奠定了感慨的基调。“人自多愁,月又何愁。”此句将人与月进行对比,人满怀忧愁,而月亮却无忧无虑,更加突出了人的愁绪,使情感表达更加鲜明。“老娥今夜为谁羞,云意悠悠,雨意悠悠。”通过描写嫦娥害羞、云意和雨意的悠悠之景,营造出一种朦胧、惆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愁绪,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下片“自怜综迹等萍浮。”这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浮萍,形象地表现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词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去岁荆州,今岁渝州。”通过列举去年和今年的所在地,具体地展现了词人漂泊的生活轨迹,强调了生活的动荡和不安,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词人的愁绪。“可人谁与共斯楼,归去休休,睡去休休。”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无奈,“可人谁与共斯楼”感叹无人相伴赏景,而“归去休休,睡去休休”则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愁绪,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
下一篇:宋·李曾伯《满江红·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