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ún
zhī
měi
wéi
西
shī
míng
jiù
ér
wèi
yǒu
zuò
shī
zhě
zuò
shī

朝代:宋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
wáng
gōng
zhōng
bàn
xuǎn
gōng
bái
zhù
tái
shàng
kàn
西
shī
xiū
hóng
zhuāng
qīng
lǒng
yún
jiǎn
chuí
shuāng
níng
zhī
xiāng
luó
duì
huà
liǎng
chì
bàn
yuē
xiōng
rén
wèi
zhī
ěr
lái
hóng
xīn
zhuàn
西
shī
shī
wēng
yǎn
yàn
bái
hái
jīng
chūn
xuě
wēn
zhī
yān
ruǎn
zuò
zhōng
jiā
míng
rén
wèi
zhēn
dāng
jìn
luán
gèng
jiāng
rén
zuò
zhēng
tún
xiào
láng
fēng
wèi
qiǎn
zhī
zhù
xià
fēng
liú
zhāng
xiàng
jūn
nián
yǐn
yǐn
chún
zhàng
zhōng
shì
ér
zhī
yǒu
dāng
shí
西
jīn
wèi
wén
bái
tóu
xiào
zhú
lǎo
pēng
xiān
shuí
xiǎng
bēi
zhōng
zhēn
jiāng
yáo
liǎn
mèi
gǎn
zhēng
zūn
bàn
pāo
qīng
chūn

译文

吴王宫中大半是吴地的女子,她们被选入吴宫演唱《白苧》歌。在姑苏台上观看西施,她的美貌让其他女子羞得都不敢唱歌跳舞了。黑色的发丝用发笼挽起,身着如云朵般轻盈的衣裳,洁白的双乳垂落,肌肤如凝脂般光滑。香罗上绘着成对的鸂鶒鸟,半掩着胸前的酥胸,这美妙的景象无人知晓。近来红鱼新被列入菜肴,河鲀的“西施乳”映入诗人眼中。那浓郁的白色让人惊叹如春日雪花般温润,细腻的纹理不知比美玉还要柔软。在座的人因这美妙的名字想起往昔的美人,认为八珍也比不上这河鲀的美味。更有把人乳当作蒸小猪来吃的人,可笑这人对风味的认知太浅了。不知道柱下那位风流的张相君,晚年只喝乳汁不喝美酒。他帐中的侍儿不知有多少,而当年的西施却如今不再听闻。白发苍苍的我自嘲竹坡老人,谁能烹饪这鲜美的河鲀,让我配上杯中的美酒享用呢。江瑶贝收起衣袖不敢与河鲀争位,一杯美酒陪伴我度过这青春时光。

逐句剖析

"吴王宫中半吴女":吴王宫中大半是吴地的女子,

"选入吴宫歌白苧":她们被选入吴宫演唱《白苧》歌。

"姑苏台上看西施":在姑苏台上观看西施,

"羞得红妆不歌舞":她的美貌让其他女子羞得都不敢唱歌跳舞了。

"青丝笼髻云剪衣":黑色的发丝用发笼挽起,身着如云朵般轻盈的衣裳,

"玉垂双乳肤凝脂":洁白的双乳垂落,肌肤如凝脂般光滑。

"香罗对画两鸂鶒":香罗上绘着成对的鸂鶒鸟,

"半约胸酥人未知":半掩着胸前的酥胸,这美妙的景象无人知晓。

"迩来红鱼新入馔":近来红鱼新被列入菜肴,

# 红:徐本作江。

"西施乳入诗翁眼":河鲀的“西施乳”映入诗人眼中。

"酽白还惊春雪温":那浓郁的白色让人惊叹如春日雪花般温润,

"细理不知燕玉软":细腻的纹理不知比美玉还要柔软。

"坐中嘉名思昔人":在座的人因这美妙的名字想起往昔的美人,

# 嘉名:徐本作嘬炙。

"未许八珍当禁脔":认为八珍也比不上这河鲀的美味。

"更将人乳作蒸豚":更有把人乳当作蒸小猪来吃的人,

"可笑此郎风味浅":可笑这人对风味的认知太浅了。

"不知柱下风流张相君":不知道柱下那位风流的张相君,

"暮年饮乳不饮醇":晚年只喝乳汁不喝美酒。

"帐中侍儿知有几":他帐中的侍儿不知有多少,

"当时西子今未闻":而当年的西施却如今不再听闻。

"白头自笑竹坡老":白发苍苍的我自嘲竹坡老人,

# 白头:原缺,据徐本补。

"烹鲜谁饷杯中珍":谁能烹饪这鲜美的河鲀,让我配上杯中的美酒享用呢。

"江瑶敛袂敢争席":江瑶贝收起衣袖不敢与河鲀争位,

"一尊伴我抛青春":一杯美酒陪伴我度过这青春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河鲀之美唯西施乳得名旧矣而未有作诗者戏作此诗》是宋代周紫芝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诗中开篇以吴王宫中女子和西施美貌引入,进而描写河鲀的“西施乳”。诗人用细腻笔触描绘其色白、质软,将其视为珍馐,认为八珍也难以相比,还通过调侃他人对美食的误解,突出“西施乳”的独特风味。全诗以美食为主题,辞藻绮丽,兼具幽默,展现了诗人对河鲀“西施乳”这一美食的赞赏,也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美食的独特品味与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吴王宫中半吴女,选入吴宫歌白苧。姑苏台上看西施,羞得红妆不歌舞。”这四句先描绘吴王宫中的景象。“歌白苧”指演唱《白苧舞》相关的歌曲,展现宫中女子的才艺;“姑苏台”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台榭,点明场景。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写其他宫女见到西施后,因自愧不如而羞于歌舞,通过旁人的反应侧面烘托出西施的绝世美貌,为后文“西施乳”的得名埋下伏笔。“青丝笼髻云剪衣,玉垂双乳肤凝脂。香罗对画两鸂鶒,半约胸酥人未知。”这几句细致刻画西施的容貌仪态。“青丝笼髻”写她乌黑的发髻,“云剪衣”形容衣衫如云朵般轻盈;“肤凝脂”化用《诗经·卫风·硕人》中“肤如凝脂”的典故,写出肌肤的洁白柔滑。“鸂鶒”是一种水鸟,常被用作刺绣图案,“香罗对画两鸂鶒”以罗衣上的绣品衬托西施的娇美;“半约胸酥人未知”则以含蓄的笔触,写出西施娇羞含蓄的情态,让读者感受到她的柔美动人。“迩来红鱼新入馔,西施乳入诗翁眼。酽白还惊春雪温,细理不知燕玉软。”这几句由西施转向“西施乳”(河鲀的美味部分)。“红鱼”指河鲀,“新入馔”说明河鲀成为菜肴。“酽白还惊春雪温”用“春雪”比喻河鲀肉的洁白,又加“温”字,写出其口感的温润;“燕玉软”指燕地美玉的柔滑,诗人说河鲀的细腻口感甚至超过燕玉,通过比喻和对比,生动展现出“西施乳”的鲜嫩美味,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其质感。“坐中嘉名思昔人,未许八珍当禁脔。更将人乳作蒸豚,可笑此郎风味浅。”这几句抒发对“西施乳”的赞美与评价。“嘉名”指“西施乳”这一美称,“思昔人”由名称联想到西施;“禁脔”指珍贵的食物,“未许八珍当禁脔”说即使是八种珍贵的菜肴也比不上它,突出其珍贵。后两句用对比,讽刺那些把人乳蒸豚当美味的人“风味浅”,不懂“西施乳”的真味,从侧面强调“西施乳”的独特与高级。“不知柱下风流张相君,暮年饮乳不饮醇。帐中侍儿知有几,当时西子今未闻。”这几句引入典故。“柱下张相君”可能指汉代张良(曾为柱下史),传说他晚年不饮酒而饮人乳。诗人将其与西施对比:张相君帐中侍儿虽多,却未闻有西子这般的人物,暗含“西施乳”得名于西施,其美味与西施的美名一样独特,而寻常的饮乳之事无法与之相比,进一步烘托“西施乳”的非凡。“白头自笑竹坡老,烹鲜谁饷杯中珍。江瑶敛袂敢争席,一尊伴我抛青春。”这几句转向诗人自身的感慨。“竹坡老”是作者周紫芝的自号,“白头自笑”带有些许自嘲;“烹鲜谁饷”写出对“西施乳”这一美味的渴望。“江瑶”即江瑶柱,是海中珍品,“敛袂敢争席”用拟人手法,说江瑶柱都要退让,不敢与“西施乳”争位,突出其美味更胜一筹。“一尊伴我抛青春”则写出诗人愿以美酒相伴,沉醉于这份美味,忘却岁月流逝的情态,表达出对“西施乳”的喜爱与沉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紫芝《郊祀纪事十首 其七》

下一篇:宋·周紫芝《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十二》

猜你喜欢